行善真能積德麼?好心辦壞事算造什麼業?佛法不是心法麼?
3/3/2018

我想在家修佛,福慧雙修。感覺自己福緣淺障礙多,希望通過存好心辦好事,唸誦佛經來積累福德,但好心辦壞事的情況自己之前也遇到過,生活當中也看到過很多(真的不少)好心辦壞事的情況,比如:
1.一個朋友的媽媽,因為她的父親生病,對她要求很是嚴格,希望她能撐起家庭的半邊天,所以她做得好的事情不表揚,做不好的事情就恨鐵不成鋼地怒罵,我也見識過,要求很是苛刻。朋友跟我説,她也知道母親的動機是好的,但在方法上表示無法接受,嚴重損害了她的自尊。每次她母親一開口,她就心煩意亂,甚至怒火中燒,懷恨在心。她母親的心是好的,但收到的結果並不好。
2.我的父親,可能天生性格吧,在説話上面同理心不強,很多時候説話難聽刺傷別人而不自知,甚至有過好心幫人也因言語不當而搞僵的事情,這方面我雖然比我父親好一點,但也跟我父親有點像。智慧不夠,福緣淺薄吧,哎。
我也見過一生勤勞卻一生困苦的可憐人,具體點説就是勤勞卻沒有智慧,光幹確不得要領,明明更好的路就在眼前,可就是埋頭苦幹看不到機會(當然這跟好心辦壞事也扯的有點遠哈,大家大概類比一下吧)。這些情況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一個人因為性格硬傷或者智慧不足時常好心辦壞事,造什麼業?還能積累福德麼?當然行善需要聰明,需要學習,但我自認只是一介凡人,不可能窮就所有的知識,也沒有佛陀那般究竟的智慧,我們很多時候可能是在做着自己認為對卻不一定真的對的事情,讓我隱隱有些擔憂。鑑於此,在此誠心請教各位善知識,好心辦壞事造什麼業?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佛法是心法的話,就算是智慧不夠,好心也應是善業啊是麼?那麼就算暫時智慧不夠,可能會好心辦壞事但隨着修行的積累應該會逐漸轉好才對。不知道這樣理解有沒有問題,誠心求教。)
法嘉宗智 回答
佛教的根本核心命題——隨業受報。
但是很多人認為,我自己當下做的就是業。
我現在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將來因為這件事有報應。
其實,當下做的這件事已然是果報現前。
那麼如果根據這件事有報應,到底是隨業受報。還是隨報受報呢?!
這是違反佛教根本原理的。
眾生每個人都有佛性。當然,因為無明的遮蔽,佛性的功德顯露不出來。
遮蔽佛性的玩意兒叫無明,
在菩薩乘,可以把無明解讀為——分別、妄想、執着。
在聲聞乘或者人天乘,可以説成——貪嗔痴。
這樣更方便於理解。
那麼,如果佛性完全顯露出來,這就是成佛。有無明的覆蓋,就不是所謂的圓滿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沒成佛。
那麼隨業受報,無論是未來因,還是當下果。都是這個無明的投影。
如同説人是一台計算機,而無明的多少,或者覺性的過少是一種算法。每個人根據自己這個算法在運算。算出一個結果。
好比説人是根據自己的貪嗔痴在起心動念,貪嗔痴的多寡,決定了自己的心行的清淨與否。
那麼無論是未來的果報,還是當下的因由。還是過去的所做以及現在的面對。
都是這個貪嗔痴的投影。都是這個無明的算法的運算結果。
所以,隨業受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色、心相都是無明的投影,都是因為無明而有的業報現前。而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的某件事對未來的影響。
那麼回到問題,好心辦壞事。
好心,這是值得肯定的;事情辦砸了,是該否定的。
這是一個善心和智慧不足的Mixture——混合物。
也就是説。這個業,是一個既不是完全善也不是完全惡的比較復雜和糅合的業。
那麼討論這個業的業報。也一定不是刀切豆腐兩面光地一個善字或者惡字能定義它的……
行善確實能積德,但是行善不圓滿,必然積德也不圓滿。
佛法是心法,但是心這個玩意兒——太複雜……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所以法嘉师傅认为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答:三皈五戒十善业。


问:即因即果就是这个意思吗?上次问的今天好像听懂了。
答:嗯


问:大有所获,返回来看第二遍,请教【法嘉】师兄,婆罗门女受觉华自在王如来教诲,发心度尽一切受苦众生,是否不在业的里面?
答:在啊。菩提是因涅槃是果。不在业里还了得。


问:答主卖那种可以转运的东西么
答:你看我像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