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説和六識説究竟哪個對啊?

3/19/2018
...
網友提問:八識説和六識説究竟哪個對啊?
網上看到這個,不知道對錯,請行家點評一下。

佛陀只説六識,八識是論師後來的説法。 佛陀沒有説記憶在那裏,而記憶在意識是後人的説法。這六識是無法獨立存在的。 第6識就是意識,本意是指在心路過程中的意門心路過程。
但在緣起法中是解釋的生死輪轉(vatta)的因緣結構,開顯維持生死輪轉及令它從一世轉到另一世的諸緣。 十二因緣中,2)緣於行,識生起: 是指32種果報心緣於行(上述二十九種善與不善思)而生起。在前一世死時,其中一個累積在心流裏特強的業即會在下一世與該業相符之地裏產生十九種結生心之一。
(三)緣於識,名色生起:在第二項裏的‘識’專指‘果報識’,然而在此它則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名’(nama)一詞是指與果報識相應的諸心所;‘色’(rupa)一詞則是指業生色。在‘五藴有’(pabcavokarabhava)裏,即是在擁有一切五藴的界地裏,識緣生了名色兩者。
這裏的‘識’是指過去世死後輪迴,與結生心相應的過程。並不是説果報以及業有‘識’的存在。
無論是如來藏,種子,阿賴耶都是假設性名詞,並不等於是真實的存在。這些假設性名詞是建立與佛陀所説的緣起法中對於某些名詞的主體沒有去解釋,如業識。但在下認為這業識只是一種統稱的名詞,並不代表業有識。為此在部派佛教時代,論師就建立各種的‘假設性代名詞’為主體。
在下的理解中不是我們去回憶過去世,而是在禪定過程中,過去世是我們的‘看’到‘相’之一(記得師兄好像是這樣説過,但在下不確定是否能以過去世為‘似相’)。
禪修的過程中可以能夠憶起許多過去世,以及知道在那些世裏的細節。 但這是要第5禪(禪那)為基礎,這就是所謂的宿住隨念(宿命通)。
佛陀的教導可以分為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也就是戒,定,慧。而除了‘定’之外,在‘慧’的‘緣攝受智’可以辨識過去與未來(名色的諸緣)。 戒,定,慧是次第, 而定和慧兩者是相應的。詳細的情況,您還必須請教善知識或者尊者。
在下覺得您説的記憶提取出來,是不如法的,也沒有這樣的方法。

法嘉宗智 回答

藥物的出現是為了治病。

各種藥物形式的出現是為了幫助病人吃到藥。


便宜的做素片,

怕苦的做糖衣,

沒啥特殊味覺的做糖漿,

追求好玩兒的做泡騰,

持續藥效的做緩釋,

藥物成分複雜的做膠囊,

液體還可以做成軟膠囊……

目的就一個——把藥吃下去。


為了讓你證悟人無我法無我,

禪宗,密宗,淨土宗,律宗,天台宗,無所不用其極地各種方便法門去接引學人。

找一個看着順眼對脾氣胃口的就上吧……


學通了的人回首看,哪個法門都對。

學雜了的法油子往前看,哪個都不對……


都中了毒箭吐白沫了,到底是該先拔箭,還是先研究研究箭是啥材質,從哪兒射過來?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