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種説法對不對呀?如來藏不是真實存在的嗎???

3/19/2018
...
網友提問:以下這種説法對不對呀?如來藏不是真實存在的嗎???
佛陀只説六識,八識是論師後來的説法。 佛陀沒有説記憶在那裏,而記憶在意識是後人的説法。這六識是無法獨立存在的。 第6識就是意識,本意是指在心路過程中的意門心路過程。
但在緣起法中是解釋的生死輪轉(vatta)的因緣結構,開顯維持生死輪轉及令它從一世轉到另一世的諸緣。 十二因緣中,2)緣於行,識生起: 是指32種果報心緣於行(上述二十九種善與不善思)而生起。在前一世死時,其中一個累積在心流裏特強的業即會在下一世與該業相符之地裏產生十九種結生心之一。
(三)緣於識,名色生起:在第二項裏的‘識’專指‘果報識’,然而在此它則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名’(nama)一詞是指與果報識相應的諸心所;‘色’(rupa)一詞則是指業生色。在‘五藴有’(pabcavokarabhava)裏,即是在擁有一切五藴的界地裏,識緣生了名色兩者。
這裏的‘識’是指過去世死後輪迴,與結生心相應的過程。並不是説果報以及業有‘識’的存在。
無論是如來藏,種子,阿賴耶都是假設性名詞,並不等於是真實的存在。這些假設性名詞是建立與佛陀所説的緣起法中對於某些名詞的主體沒有去解釋,如業識。但在下認為這業識只是一種統稱的名詞,並不代表業有識。為此在部派佛教時代,論師就建立各種的‘假設性代名詞’為主體。
在下的理解中不是我們去回憶過去世,而是在禪定過程中,過去世是我們的‘看’到‘相’之一(記得師兄好像是這樣説過,但在下不確定是否能以過去世為‘似相’)。
禪修的過程中可以能夠憶起許多過去世,以及知道在那些世裏的細節。 但這是要第5禪(禪那)為基礎,這就是所謂的宿住隨念(宿命通)。
佛陀的教導可以分為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也就是戒,定,慧。而除了‘定’之外,在‘慧’的‘緣攝受智’可以辨識過去與未來(名色的諸緣)。 戒,定,慧是次第, 而定和慧兩者是相應的。詳細的情況,您還必須請教善知識或者尊者。
在下覺得您説的記憶提取出來,是不如法的,也沒有這樣的方法。

法嘉宗智 回答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所有以人類知見、邏輯、認知所安立的一切,都是夢幻泡影。


空假幻三個字代表三種認知的狀態:

空——這裏的空不是畢竟空,而是邊見空,斷滅空。就是代表沒有;

假——有,但是是假的。我嘴裏有牙,不過不是我自己的,是義齒,假牙,假的。但是是落在有上的;

幻——如果空和假落在了具體的二邊中的一邊的話,幻是兩邊都佔着。你説有麼?但是是個影兒;你説沒有麼,但是又有那麼個影。所以幻通常解讀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


那麼現在佛學知識,如來藏,唯識,中觀,這些一切佛教的理論,

也是夢幻泡影,也是即空即有。

就跟昨晚睡覺夢見大肘子一樣。

你説有麼?肯定吃不到嘴裏;你説沒有麼?我聞見香味兒了。


所以討論這些知識,和討論夢境,解夢啊,找個大仙兒討個説法啊,其實是一樣的……


既然如夢如幻,那您説,更重要的是醒來?還是咱們研究一下這個夢境是否符合真實世界的邏輯呢?


眼睛有病,看到了空中開出了花,研究佛學,放下佛法,如同去研究空中花,必須柿子樹嫁接在黑棗樹上才能結柿子……

而佛法卻告訴你——差不多了醒來睜眼起牀吧……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