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別是執持佛法增長我見 還是循序漸進有所開悟?
3/23/2018

在世俗中 我好像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和認識 換句話説 好像一直在遊離這個思想 沒有固定在世間的法中 比較逃避現實 有些厭世的心態 少無適俗韻 從小的時候我就對世俗沒有一個概念 人際關係的虛與委蛇 這些都不是我熱衷的 甚至盡力去逃避的 接觸到佛法 覺得開明通透很多 精神上有所庇護 好像找到了寄託 但人仍處在這個世俗中 儘管有父母庇護 沒有刻意去尋什麼生技 但人越長越大 這個我仍是不清晰 於世俗違和 自然沒什麼人際關係 不想刻意去造作 不知這算是逃避否 如果刻意去造作 每天心神不寧 好像一切都很違心 現在不知該怎麼辦 好像是這世間孤獨的風
法嘉宗智 回答
有位大德有句名言——煩惱不減少,學佛沒學好。
學佛就是為了對治煩惱。
煩惱從哪兒來?從我執來。
我執怎麼破?
為啥佛把緣起偈又叫法身偈?
諸法因緣生,我説是因緣。
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説。
一切都是因緣來的。
連當下這個我都是因緣來的。
我的身體,我的想法,我的意識,我的念頭。
一切切看得見摸得着想得明白的東西都是因緣來的。
那麼哪個又是我呢?
身體是四大假合的,意識是六塵緣影的。
從物質的我到意識的我,都是因緣來的。沒一個是真的。
所謂的我,也沒有一個住處和居所。
所以生啥氣呢?煩惱啥呢?
對境現前,就是業報現前。
遇緣即應,隨緣而動就是了。
只要不煩惱,只要不生氣,只要不臉紅脖子粗,只要不大聲叫喚。
越來越不把事情當回事兒,越來越不容易生氣也不容易高興了……
這學佛就學對了。
否則,嘿嘿嘿,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