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波離説,彌勒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那彌勒菩薩是如何修行而有成就的?
5/29/2018

優波離説,彌勒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但彌勒菩薩還是去了兜率陀天做補處菩薩,後來又下生成佛。那麼彌勒菩薩到底是如何修行的呢?我們修行,必須修禪定,斷煩惱吧?
法嘉宗智 回答
爾時優波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説阿逸
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
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
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遍知,今於此眾説彌勒菩薩摩訶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爾時兜率陀天上,
有五百萬億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故,以天福力造作宮殿,
各各脱身栴檀摩尼寶冠,長跪合掌發是願言:‘我今持此無價寶珠及以天冠,為供養大心眾
生故,此人來世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彼佛莊嚴國界得受記者,令我寶冠化成
供具。’如是諸天子等各各長跪,發弘誓願亦復如是。
大正藏第 14 冊 No. 0452 佛説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親自回答了這個問題啊……
壇經裏也大概提到了一個類似的問題
有僧舉卧輪禪師偈曰:
“卧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大正藏第 48 冊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我幫六祖做個翻譯,
優婆離是聲聞乘尊者,彌勒是大乘菩薩。
妄心是一頭野驢,
聲聞乘是弄死它,不再起心動念,契入涅槃。
菩薩乘是轉識成智,馴化調伏,無上正等覺。
所以彌勒菩薩的修行,在優婆離看,絕對是沒禪定,不斷煩惱的。
而彌勒菩薩本身的境界,從來未曾有一個生滅的禪定要修,也不曾有一個生滅的煩惱要斷。
所以聲聞看不懂菩薩,就像初中生看不懂-1能開平方根一樣。他不會覺得你有你的道理,你把數域從實數擴充到了序數,而是會認為你四不四撒……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
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
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説。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説,心垢故眾
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
不出於如。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脱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
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
者,是名善解。’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説。’我
即答言:‘自舍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説之辯,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時二
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
詣彼問疾。”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
説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
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説:“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
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
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
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
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
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
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彌勒!當令此諸天子,
舍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舍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
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着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
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
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
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
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
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説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
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大正藏第 14 冊 No. 0475 維摩詰所説經
維摩詰所説經裏很顯然,
維摩詰居士調教優婆離尊者,説的是由凡入聖,得無生法忍的事兒。
而調教彌勒菩薩,是得無生法忍,入凡聖不二的事兒……
這是超過倆身位的次第……
孰優孰劣,唯內行知……
又想起那句話,
現實世界沒有像遊戲世界裏每個人頭上頂着一個Lv.,是上蒼對於眾生最大的慈悲,
因為身邊有太多人,以自己的水平做夢都想不到他到底有多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