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 佛遺教經 中 此句不解?

7/11/2018
...
網友提問:求解 佛遺教經 中 此句不解?

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合和湯藥 是否是指吃藥 ?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經曰。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殖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豫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稸積。

大正藏第 26 冊 No. 1529 遺教經論


一、在大正藏裏,沒有一部經叫《佛遺教經》,而有《遺教經論》,也有另一部《佛遺教經論疏節要》


二、這一段包括兩部分,

首先,

“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殖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

這是遠離凡夫增過,如果做了這些事兒,作為修道人會增長凡夫一般的過錯。

這十一種過錯會增長三種過失,

A,增長煩惱——陷入貪嗔痴;

B,妨礙修道——牽扯精力,費時費力;

C,乖違威儀——出家人與人做買賣容易招惹是非。

其次,

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

這是遠離外道損智,如果做了這些事兒,修道人容易折損清淨的智慧。


三、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合和湯藥會折損清淨的智慧。

A,什麼是清淨的智慧——因緣法、緣生法。

佛之所以説凡夫顛倒,認假為真,就是因為眾生並不相信因緣。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隨業受報,一切都是因緣來的,

所謂諸法因緣生,我説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説。

凡夫和菩薩的區別,就是對境現前的時候,第一念是隨業受報還是貪嗔痴慢。

所謂佛説四依四不依裏的依智不依識,就是到底是依緣生法的智慧,還是依六根六識的色聲香味。

所以,清淨的智慧是緣生法。

B,關於八正道。

首先得有正見,有了正見,才能按照正知見的方向去思惟,才有了正思惟。

然後才有正語、正業、正命……

所以,知見的正確是第一的。

有了正確的知見這是解;有按照正見去思惟的能力是行,

唯有如此,才有解行合一。

而正見一定是無相的,離相的,不着相的。

如果經常做着相的,顛倒的事情,必定讓行者失去以正見正思維去行持的能力。

C,關於因緣果報。

疾病,是果。

解決問題有兩種方法,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菩薩會從病因入手,凡夫會從果位入手。

所以, 這五類事情,都會讓人們攀緣執着於外境,顛倒內心,原理緣生法。

有病該吃藥就吃藥,但是不要執着於湯藥。

遇緣即應,過去不留。而不是加固對此倚賴,否則離得本心本性越來越遠。


故而,佛在這一段説,皆所不應。


四、佛説這段話有前提沒?

一定有,佛説這段話對於比丘説,説得更直白一些,對於沒有證果的聲聞乘行者來講。

對於學渣,不許看動畫片,不許打遊戲,不許不寫作業。

而對於修行成就,契入緣生法甚至無生法的大菩薩來説,這五種方法又是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的手段。

看這五種方法,又何曾離開了佈施、利行、愛語、同事呢?!

所以,菩薩不要做佛的事兒;聲聞不要做菩薩的事兒;行者不要做聲聞的事兒;凡夫不要做行者的事兒。


五、這段經文與所有人分享。方便閲讀重新排版。

普賢菩薩又白言。云何法中説有治病救眾生苦。云何於餘部經中。即説不許病合和湯藥。其義云何。

毗盧遮那佛言。治病亦爾。與前不異。自治心病。既可能治諸病。若自有病。能治彼病。無有是處。説不許持病者。為自病故。説有許者。為斯咒力。令彼解脱者。心無有病。有病者不名解脱。持咒之人自有心病。終不能治諸病。縱治亦不可。

普賢菩薩又言。世尊雲何聞陀羅尼能滅重罪。又能救地獄苦。其義云何。

毗盧遮那言。此有二義。一者真聞。二者耳聞。真聞者。深達法性。知法如幻。罪體亦爾。了不可得。如是之人是真悉地。能救地獄。何以怪之。耳聞者。假諸因緣合和聞之。諸佛以此方便。令此聞者漸漸薰修自識本性。以是因緣。眾罪消滅。承諸佛力亦然。救地獄苦。


大正藏第 18 冊 No. 0899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心地法門成就一切陀羅尼三種悉地

在佛看,心裏的病才叫病。自己治好心病,就能治一切病。自己有病,又豈能治好別人?




以上。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