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師父和師兄們三個問題,感恩大家
4/18/2019

法嘉師父吉祥,諸位師兄吉祥,向大家請教三個問題。
1、以前我面對重要事情時,總會事先做好面對失敗的精神準備。我覺得這跟我的個人經歷,以及自己所理解的“無常”有一定的關係。比如,人隨時都會死,所以人隨時都要為死做準備;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很有可能會毀於一旦,所以時時刻刻都要為毀滅作準備……包括以前考研時,別人首先考慮的是,自己一定要考上;而我首先考慮的是,在考研的戰場上,我會很不幸成為炮灰,但我也要努力學習,成為最好的炮灰。讀過一點存在主義的概述和小説(當然,也是自己理解的存在主義),這種觀念更加強烈,整個世界毫無意義,人可以構建意義,但隨時都要為意義的崩潰做準備。我當初認為,這種觀念符合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預先做好精神準備,可以更好地面對這個兇險的世界。
但是,這種觀念會給我帶來一些不利影響,比如説遇事容易打退堂鼓;喜歡按部就班、穩中求進,而非長期性的、未有明確規劃的、前途未卜的事情;等等。後來發現,自己恐怕也無法百分之百忍受命運被控制、被安排的狀況,這種觀念可能帶來的後果就更糟了。想請教一下大家,在面對重大事情的時候,應該如何去想,是否應該用“因緣”而非“無常”去看待,凡夫不能看到因緣,如何對待隨時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一面,不去想它嗎?
2、我們應當如何有效地吸取教訓?發現以前就某些失敗吸取教訓時,很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往另一個極端方向發展,或者無可避免地重蹈覆轍。我讀歷史,發現即使是國家、社會,也同樣如此,一戰以前,歐洲認為戰爭和以前一樣,很快就會結束,沒想到一戰打了四年,還打成了絞肉機,於是反過來推崇和平主義,到最後卻演變成對納粹的綏靖,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當然,我們可以拿這些事來觀苦,拿這些事來觀察世法的不圓滿。我們也可以很輕易地説,這事是因緣來的。但是,作為因緣中的凡夫,我們也要生活,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歷史(不論個人或是國家)的反思給我們的未來造成不利影響,並有效地吸取教訓?
3、還有一個佛法上的問題,在課上聽一位老師講,佛教的因果和我們日常所理解的因果是不太一樣的。我總覺得這個知見有一定的問題,在我看來,佛教講的因果,就像渴了喝水、吃飯拉屎一樣,是切近於日常且可以為經驗所把握的,而不是一種神秘的、作用於世間的東西。當然,凡夫所認為的,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它們之間並不一定就真的有因果關係,甚至於以凡夫思維,很容易出現“倒果為因”的情況。但是,這並不代表着説,通過經驗無法把握到因果。不知道我這樣的理解對不對?
感恩師父,感恩諸位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