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圓覺經》?

5/5/2017
...
網友提問: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圓覺經》?
這句詩經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

法嘉宗智 回答

圓覺經,經題全名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看題目就知道。初學者繞行,見道前別碰。


很多經是佛和菩薩們講的,和見道位後的聖者講的。

猶如一個億萬富翁教給百萬富翁如何成為千萬富翁。


有些窮光蛋非得湊近去聽,聽來了融資、整合、剝離不良資產、套期保值貼息補現這麼些個高大上的詞兒覺得特爽,恨不能回家也算算自己三毛二90天年化1.1%的複利收益了……


其實,有用麼?

嗯嗯!有用!

有屁用!有卵用!有毛線用!有狗屎用!有錘子用!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见道者。。。有人好奇就不能去了解,那么说以后没见道都不能看般若部的经文咯,因为是见道者的专利。人家有钱瞻仰了解下也不行了,初学就该死不能了解,不然就 有屁用!有卵用!有毛线用!有狗屎用!有锤子用!
答:佛是医生,众生是病人。您非要说这个药不治我的病但我就要吃。谁拦得住您?不怕死吃呗……吃出事儿来自己遭罪呗……
问:人家又没说要吃,看看都不行吗?
答:佛经里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看完后变成“我觉得”或者“我认为”的时候,变成一个细微到自己都不察觉的念头的时候,这就已经进肚子了。
问:进不进肚子都是业,但现在以别人是初学就不能看般若经典,就不能见识下菩萨的境界。实在不妥。就像幼儿园小朋友去看大学图书馆给人公开借阅的高等数学,智商高的小朋友会想,哇,在说什么呀看不懂但好像很有趣的样子,问问老师看看吧,然而老师直接跟他说你个连a o e都看不懂的人,看什么高等数学。。。你想想小朋友会怎么想。。。伤害一个小朋友会让老师很有优越感吗 反正我不知道。
答:我们谈的是有效,而不是happy。按部就班地让他学到该学的,才是爱他。
问:想想当今这个学习环境是多么恶劣,有兴趣去了解,而且可以提出问题,本身就很难能可贵的事情,而且理解错了也是业,看了就是种子,迟早会得到正解的。好,退一步讲,想要他按部就班也学习可以用用更温和的语言,告诉他现在先把某某问题想明白了,再慢慢的来了解这个,急不得 好好说话不行吗,之前看你的文风还是搞笑风格轻松活泼,想说的东西也深入浅出的讲清楚了,现在是各种一言不合就屎尿屁的上,你让这个问问题的人以后再看到这段经文就会联想到当时还处于好奇心阶段在网上问个问题就无缘无故被人怼的不愉快经历(大多数人对佛教徒的看板印象是较温和的,才问问题),人家只是求学 不是给人来秀优越感的。
答:我一贯对事不对人。我㨃的是没有理性地不顾次第地学佛学知识而不知道修行到底修什么。我不知道你怎么读出来的我在㨃人。当然没所谓了。至于你所谓的种子,你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如果种子是无形无相的,那么有形有相的金刚经就不会成为种子。业力是无形的。否则,我当初种了什么种子今天能玩儿iPhone呢?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在见道位之前看圆觉经和金刚经。经里的内容是佛的果,但是多少人把佛的果当做自己的因。佛不是因为看了金刚经成佛的,而是成佛了才说得出金刚经。所以,重点永远不是佛说了什么,而是如何可以说出这些来。倒果为因,这是死路。用错误的道理来证明道路错误,该说活该?还是该说愚蠢?呵呵呵……
问:要有次第不可否认,但非绝对,法门八万四千条条大路通菩提,看看六祖惠能。还有经典中许多圣者顿超十地。每个人能接触到法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人开始时候只是迷信,希望求得一些愿望,有些人纯粹被经文的文学美感吸引,进而开始思考,只要有思考就是好事,如卡拉玛经之教导。 多些软言慰喻那么难吗。
答:您不会认为众生没成为六祖是因为没遇到合适的法门吧??
问:[哭笑不得]如果可以打表情就好了 我不知道(我会去好好想这个问题,我的第一感觉是否定的) 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有兴趣静下心去看那些艰深的古文,进而开始思考,最后到网络上问一个问题就不要一下子打击人家。 仅此而已。
答:我不厌其烦,不厌其烦,不厌其烦地,正着,反着,拧巴着,就在讲一个问题,修行到底要修什么。知道要修什么,才知道要怎么修。自然地接下来,也就知道每个法门的共通之处是什么,针对的是什么,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可惜,就是我说的,倒果为因。都觉得研究明白了佛是怎么回事儿就成佛了。您知道钱是怎么回事儿能代表自己有钱么?!哈哈哈!咱们应该不矛盾。至于打击,您觉得特种部队在连队里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选人的时候是打击么?没办法,对机众不同,大家的感受不同,目的不同,我要得到的东西也不同……为了分子委屈分母,不得已而为之……学佛本就需要大丈夫心行,如果以初学为由头时刻寻求庇护和给与关照,大丈夫都会变成娘娘腔吧……哈哈哈。扯了很多心里话,感谢拨冗聆听……
问:答主反复讲的一个东西大概是,如何达到佛果,反对单纯只是理解佛的知见。。因为只是单纯理解没有什么用。
答:对喽!我凡夫说的是如何去吃苹果,而不是去琢磨吃过苹果的人怎么形容它。因为研究得再明白,没吃过就是没吃过。多少人学佛学佛,鼓捣了半天都是佛学。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大脑里的那么一堆碳氢氧……死了就完蛋,这一辈子又干了点儿啥呢?!苹果就在那儿从不拿起来吃,而那么乐呵地听别人怎么吹……小马过河的故事三岁就听过,到了八十三岁依然错在其中……可惜啊……可惜……
问:未得道,也可以看圆觉经。圆觉经群摄众机。宗密禅师就是看圆觉经有感的。我未得道,看圆觉经,也有感。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这段话看了后,就觉得自己的身体是地水风火四大所合,四大皆空,身体亦空。马上感觉整个身体不见了,空了,很舒服,唯有头顶眉心以上存在。而意识一直集中于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感觉印堂穴发紧发涨。由是,我以为成佛修行,从眉心开始。如来佛三十二相,眉心有丈长白毫,此乃成佛之第一特征。

由是,圆觉经普摄群机不假。
答:即身成佛别琢磨了,即身成神经病是跑不掉了。
问:没有说即身成佛,你理解错了,这只是有感应,入门的开始。坚定了我的信心,生生世世,三大阿僧祗劫,一直修炼下去。
这是看圆觉经有感,说明圆觉经普摄群机。
答:错路走出里程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