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到底是應該行深般若波羅蜜,還是應該照見五藴皆空,又或是除一切苦厄?
12/26/2016

感覺分別代表瑜伽者、哲學家、救世者(菩薩)啊。
法嘉宗智 回答
神圖不能老上,人家問這個問題是確有問題,不是沒事兒找事兒……
看來發神圖的傢伙真的不得我法……
![]()
萬事萬物,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有體、相、用。
比如一盞燈,
燈本身是體,是本身;
材質、顏色、光澤、紋理,這個是相,是看起來的樣子;
拿來照明,裝飾,這個是用。是作用。
那麼對於菩薩的智慧,也有體相用。
般若是體,就是無上的智慧。是法身的本身;
這個智慧可以表現出很多的樣子,持戒,佈施,精進,禪定,忍辱,這個是般若的相,是般若做出來的樣子;
而圓滿了這六度,可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就是用。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作用。
對於心經,也如是。
翻譯成白話:觀自在菩薩深深地行持安住在般若波羅蜜圓滿無上智慧的境界裏,觀照到色受想行識這五藴都本來畢竟空,由此而度盡一切苦厄。
那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體;
觀照五藴皆空是相;
度一切苦厄是用。
體相用,三位是統一的。
比如我,
一個人,長得帥,會講法。
那您現在説,我到底是應該是一個人,還是應該長得帥,又或是應該會講法?
有了體自然有相,自然有用……
不可割裂啊……
看來發神圖的傢伙真的不得我法……
萬事萬物,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有體、相、用。
比如一盞燈,
燈本身是體,是本身;
材質、顏色、光澤、紋理,這個是相,是看起來的樣子;
拿來照明,裝飾,這個是用。是作用。
那麼對於菩薩的智慧,也有體相用。
般若是體,就是無上的智慧。是法身的本身;
這個智慧可以表現出很多的樣子,持戒,佈施,精進,禪定,忍辱,這個是般若的相,是般若做出來的樣子;
而圓滿了這六度,可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就是用。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作用。
對於心經,也如是。
翻譯成白話:觀自在菩薩深深地行持安住在般若波羅蜜圓滿無上智慧的境界裏,觀照到色受想行識這五藴都本來畢竟空,由此而度盡一切苦厄。
那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體;
觀照五藴皆空是相;
度一切苦厄是用。
體相用,三位是統一的。
比如我,
一個人,長得帥,會講法。
那您現在説,我到底是應該是一個人,還是應該長得帥,又或是應該會講法?
有了體自然有相,自然有用……
不可割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