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器官捐獻?

8/12/2016
...
網友提問:佛教如何看待器官捐獻?
有説剛剛死亡時,就動刀取器官,神識未走,人會很痛苦!

法嘉宗智 回答

曾經有個禪師在佛堂裏供了一塊石頭,
很多弟子費解,師父啊,人家都供佛,你供個石頭做什麼?
禪師説,你們説,這塊石頭能雕出一尊佛來嗎?
弟子看了看説,可以啊。
禪師説,那佛不就在石頭裏麼?去掉多餘的不就是佛了?

這是禪師的智慧,也是他的見地,
他看什麼都是佛的時候,自然他拜什麼都是佛。

見地和功夫掛鈎,
見地大於功夫,這叫狂慧;
功夫大於見地,這叫邪定。

所以佛法的修持,從頭到尾講的是定慧等持。

佛的比喻太精妙了,
智慧像帆,禪定像船。
船太大而帆太小,船不會前進;
反之,又會翻船。

功夫到了,智慧到了。做什麼,都對。

功夫過了而智慧不足,覺得器官不能捐獻,無法饒益有情,少了資糧;
智慧過了而功夫不足,覺得無所謂,真下刀摘零件兒的時候又生大苦惱。
終歸,受害的都是自己……

佛教從來不從外境和外緣上去找標準和找答案,
答案都在自己內心裏。
所以佛説,
心能轉境,即同如來。

所以自己到底是心能轉境,
還是心可轉境而不轉,
還是心不能轉境而吹大牛……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请问那要怎样了解自己的智慧、“功夫”有多少呢?谢谢。
答:找个师父。
问:如果我是徒弟,我就问,师父,既然供石头就行,那我们修什么庙,穿什么僧衣,念什么佛珠呢,反正心中有佛就行,这些不都是虚头么?
答:师父说,你为什么把什么都是虚头这件事儿看得那么瓷实呢?
问:之所以说是虚头是按师父您的理论的推论结果,是为了说明师父您的自相矛盾,并不是徒儿我自己认为的
答:虚头也是虚头啊。宝贝徒儿。汝只得我皮,未曾得我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