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佛教的出貢行為?
7/2/2016

每次出貢都是把一箱箱的食物扔到外面,我覺得這是浪費的行為,但他們説是有利於眾生
法嘉宗智 回答
寶玉笑道:“你愛砸就砸。這些東西,原不過是借人所用,你愛這樣,我愛那樣,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兒也可以使得,只是別生氣時拿他出氣;就如杯盤,原是盛東西的,你喜歡聽那一聲響,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別在氣頭兒上拿他出氣。這就是愛物了。”晴雯聽了,笑道:“既這麼説,你就拿了扇子來我撕。我最喜歡聽撕的聲兒。”寶玉聽了,便笑着遞給他。晴雯果然接過來,“嗤”的一聲,撕了兩半。接着又聽“嗤”“嗤”幾聲。寶玉在旁笑着説:“撕的好!再撕響些!”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没百度出来出贡的意思:(
答:就是密宗里供养一些本尊、护法、眷属、空行母的供品,在日落时分,是要撤换掉的。这个过程叫出供,也叫撤供。然后撤下来的东西,有专门的仪轨和咒子加持一下,丢到干净的地方,供养地神、以及下施众生。这个就是出供。现在的问题大概是问,好好的东西该吃不吃,摆一摆然后丢了。算不算浪费。


问:哦,这样啊。您这开示七块钱都打不住啊!
答:那是您抬举我。


问:没,真心这么想!要不给您把折扇?
答:再送您个七块钱的段子。在中国传统里,伞和扇子都是不适合做礼物的。伞谐音散,这个自不必说。扇子是因为夏天热才拿来扇风,秋天一凉就丢下的东西。所以用扇子做礼物,会有一种利用和驱使的意味,故而不用做交流感情的礼物……您看我这一肚子,得多值钱啊……


问:学习了!道理好,您讲的也好。随喜赞叹!话说年前在十里河看到白鹿竹林的扇子还是可圈可点。造型好,竹刻也好,收纳也是出人意表呢。
答:南无阿弥陀佛!敏公子的恩典,小的诚惶诚恐心领啦!


问:老师,您的答案是什么意思?没有看懂,求释疑
答:如果认为食物的作用仅仅是吃,那么会认为不吃就是浪费。如果认为食物不仅可以吃还可以供养,那么只要去做了,就不是浪费。不因为这种用途不被理解那么就认为浪费。


问:于所供物,见其实相;于受供者,不起分别。是这意思?请问
答:不到那么高的境界。就像鸡毛掸子,可以打扫灰尘,可以打孩子。那我现在买根儿鸡毛掸子回家只打孩子不扫灰,叫不叫浪费?
其实也是物尽其用,只不过我只利用它这一方面的用处而已。
其实也是物尽其用,只不过我只利用它这一方面的用处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