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在中國是否自古以來比小乘佛教更容易被人接受?如果是,原因是什麼呢?

3/29/2016
寒笳集 大乘与小乘
...
網友提問:大乘佛教在中國是否自古以來比小乘佛教更容易被人接受?如果是,原因是什麼呢?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一,大乘小乘佛法壓根就不是從度不度人來講的。大乘佛經《維摩詰經》裏,維摩詰居士幾次訶責聲聞弟子,就是因為他們在講法或者講戒律的時候出了不了義的知見。大乘不是大方,小乘不是小氣。既然大小乘是佛教,那自然應該是智慧的區別。而不是人的意識範疇區別。

二,大小乘的核心區別,在大乘佛教看,執着分成兩種,人我執和法我執。小乘斷除人我執而不斷法我執。大乘斷除兩執。通俗説,成就了的阿羅漢一定會承認,我是阿羅漢。而成就的菩薩一定不認為自己是菩薩。因為阿羅漢安住在寂滅定裏,出定就不可以。而大乘菩薩認為,可以入的定就一定可以再出來。只有那個不生滅和不出不入的,才是第一了義。再通俗説,小乘抱死了一個“沒有”,大乘連這個“沒有”也沒有。小乘要寂滅,大乘要連寂滅也寂滅,所以真空之後生妙有,生而無生無不生。

三,佛法的修習增上一定是從小入大的。換言之,不具備小乘的知見是沒法趣入大乘智慧的。正所謂“隔小於大,不可見道”。沒有小乘斷除人我執的人無我智,是沒法趣入大乘斷除法我執而得法無我智的。有多少號稱自己是修學大乘的所謂的行者,其實壓根連小乘都沒趣入。所謂乘,車也。得先上路,再討論小車大車,對不對?壓根都沒出屋就標榜自己開大車,很扯,對不對?!

四,在很多人誤認為小乘是自了漢,大乘是幫別人的前提下。由於人性裏本來的善良,由於儒家文化的教導,由於精神文明的建設,由於五講四美三熱愛,我們總會覺得能幫別人一把是一把。其實人們接受的只是自己想當然的大乘。

五,大乘是把小乘最後那個沒放下的也放下,是升級,是補丁。總得先裝個原版再打補丁。我們看到這麼多的高僧大德與生俱來的大乘種性和菩薩智慧,那是因為人家N輩子之前早已經運行過Install.exe了。咱連安裝文件都不知道去哪兒下載,扯啥補丁的事兒……

佛説小乘四諦——苦、集、滅、道,有時候真想問問廣大的莘莘大乘學子,你真的打心底裏認為諸漏皆苦麼?!
不用妄談大乘,有多少時候,小乘的第一個字兒,壓根也從未搞利落吧……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可谓振聋发聩。比如很多人大谈菩提心,他们把圣母心当成菩提心了。须知菩提心只能是由智慧发出的,跟道德完全两码事。
答:更可怕的是有个方便说,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后来多少人就由此真的以为自己在“菩提”着。于是我彻底的懂了什么叫慈悲生祸患,方便出下流……
问:师兄,我想转到朋友圈给朋友们看看行吗?
答:欢迎转载。更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有推送。欢迎在线留言提问~
问:求教:纯以字面的理解,人我执是我你他的区分,不知对不对;其次,法我执又是指什么呢?或者说在佛经中的法通常指什么呢?
答:佛学在线大辞典。
问:师兄,为何你这赞数多的会被打压到这么后面呢,还不如第二的答案?
答:似乎不是按照点赞排序吧。
问:本来应该是照赞数来的,除非你被人点了反对加没有帮助
答:嗨。爱啥啥吧。感谢您关注我。嘿嘿。
问:我天啊,虽然很想给你刷赞,但还是微信打赏吧。感谢法布施!!!!!
答:是不是我更帅一些?
问:请问应该如何发菩提心?末学主净土
答:菩提是觉。菩提心是觉了的心,不是要觉的心。不能把菩提心当成变种出离心。所以,没有智慧不可能觉。不可能有菩提心。智慧在禅定。禅定在功夫。念佛法门,一个是肉包子打狗;一个是妄念来空你,不是你去空妄念。就这么两个关隘。只要懂了就是窍诀,长久熏修一定成就。
问:你这第三点知见就不对,学佛第一点就是修习多闻建立正见,通俗点说就是“知见”,这点不分什么大小乘,我即使没有趣入小乘声闻罗汉的智慧,没有证得“四圣谛”与“十二因缘”,但是由于我研读的大乘佛经,在此多闻的基础上,我可以系统的建立关于佛法的见地,可以分别邪正,分别佛说与魔说,这是很必要的,因为这个末法时代有着太多的邪师邪说,稍有不慎即落入“魔网”。如ZH上有位叫“孙弘嘉”的用户,在她的很多回答中字里行句间透漏出自己证得了道果(虽然自己没有明说),但是我凭借自己多年对佛法的闻思得来的知见,我就敢明确的驳斥她没有证得任何道果,期间有人或好意的提醒我小心,万一她得道果的,我不是开罪圣人了吗?我直接告诉他这个世间就没有持这种见地的圣人,如果这个世界还有圣人的话。而在佛法中建立系统的正见,绝不是仅仅靠研读“四阿含经”乃至南传所谓的“相应部”就行的,这些标榜自己是“南传”、“原始佛教”、“世尊本来面目”的学人,有本事就不要借助大乘佛法的理论与名相,单单靠“四阿含经”来开宗立派。我说了这么多,您看明白了吗?
再补充一句,所谓大乘,难道非得是证得“法无我”的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才叫大乘吗?难道在凡夫位初发菩提心的就不算?肯定不是这样子的,好不?
答:隔小于大,不可见道。
问:你这说的是证得道果以上圣者的“广大菩提心”,固然没错,但是也不能否认在凡夫位所发的“菩提心”,虽然这相对于前这可能只是“萤火之光”,比不得前者的“日月之光”,但总归是一颗火苗是不?佛经上还有仅仅凭借一句“那无佛”微小善根而在释迦佛教下成就罗汉道果的公案。
答:随你。呵呵。拿着雷锋精神当大乘佛法的人又不是就你一个。开心就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