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無為是指無生法忍或者舍受嗎?
3/24/2016

看到窺基法師説不動無為是指四禪的舍受,並且沒苦樂差別,那麼這是單純指不動無為就是舍受嗎?同時舍受是不是無生法忍?
法嘉宗智 回答
不動無為,又稱不動滅無為。
在四禪境界中,苦樂雙忘,舍念清淨,三災不到。亦名無為。
這裏所謂的無為,其實是“沒有有為”
換言之,左邊是苦受,右邊是樂受,那麼走在中間,這是舍受。
所以,不動無為是四禪的舍受。
但是無生法忍是於無生法的安住,所以叫忍。
無生法不是生起了左邊和右邊然後現在我們走中路,
而是左邊和右邊從本性來説,壓根就從來沒有生起過,以至於連這個從來沒生起過也從來沒有生起。
苦和樂本不對立,也壓根從來不存在。
這才是大乘的空性——遍滿且不動。如果可以入那麼就可以出。所以有出有入的定,在大乘看叫——外道有相生滅定。
所以中道不是三條路的中間那一條,而是壓根就沒有過左右的兩條。
所以不動無為、四禪攝受,不是無生法忍。
至於您説阿羅漢證得無生法忍,如果真證得,就不存在八萬四千劫後再回小向大這碼事兒了。
阿羅漢有一個無為,而八地菩薩連無為都沒有。這才是究竟涅槃和無餘依涅槃。
小乘的涅槃是要有個依靠來的,大乘則不需要。
P.S.
其實扯了這麼多,我們揣測幾禪幾定,有為無為,
就好比兩個盲人在爭論他們摸到的大象到底是牆還是柱子。
佛理就是佛理,如果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就是鏡花水月,就是空談玄理。
鼓搗佛理一輩子的人,可能是佛學家,可能是法油子,可能是神棍……唯獨不能是行者。
用欲界的腦袋去想明白色界的事兒,其實有點兒像汪星人企圖弄懂鬥地主到底有多好玩兒……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啊!
在四禪境界中,苦樂雙忘,舍念清淨,三災不到。亦名無為。
這裏所謂的無為,其實是“沒有有為”
換言之,左邊是苦受,右邊是樂受,那麼走在中間,這是舍受。
所以,不動無為是四禪的舍受。
但是無生法忍是於無生法的安住,所以叫忍。
無生法不是生起了左邊和右邊然後現在我們走中路,
而是左邊和右邊從本性來説,壓根就從來沒有生起過,以至於連這個從來沒生起過也從來沒有生起。
苦和樂本不對立,也壓根從來不存在。
這才是大乘的空性——遍滿且不動。如果可以入那麼就可以出。所以有出有入的定,在大乘看叫——外道有相生滅定。
所以中道不是三條路的中間那一條,而是壓根就沒有過左右的兩條。
所以不動無為、四禪攝受,不是無生法忍。
至於您説阿羅漢證得無生法忍,如果真證得,就不存在八萬四千劫後再回小向大這碼事兒了。
阿羅漢有一個無為,而八地菩薩連無為都沒有。這才是究竟涅槃和無餘依涅槃。
小乘的涅槃是要有個依靠來的,大乘則不需要。
P.S.
其實扯了這麼多,我們揣測幾禪幾定,有為無為,
就好比兩個盲人在爭論他們摸到的大象到底是牆還是柱子。
佛理就是佛理,如果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就是鏡花水月,就是空談玄理。
鼓搗佛理一輩子的人,可能是佛學家,可能是法油子,可能是神棍……唯獨不能是行者。
用欲界的腦袋去想明白色界的事兒,其實有點兒像汪星人企圖弄懂鬥地主到底有多好玩兒……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啊!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首先不动无为是舍受就有问题,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你把涅槃等同于舍受,这是不对的。外道也可以入四禅,证得舍受,外道也证悟涅槃了呗?
第二,阿罗汉证得无生法忍是没悬念的,属于普遍性认知,阿罗汉在阿含经里,就是佛的果位,贬低阿罗汉就是谤佛。而且无生法忍是大乘佛教的概念,阿罗汉证得无生法忍也是大乘佛教认可的,根本不涉及到回小向大,而且回小向大也是一个伪概念,好像小乘佛教不渡人似的,人家同样自己解脱同时也帮助众生解脱。
第二,阿罗汉证得无生法忍是没悬念的,属于普遍性认知,阿罗汉在阿含经里,就是佛的果位,贬低阿罗汉就是谤佛。而且无生法忍是大乘佛教的概念,阿罗汉证得无生法忍也是大乘佛教认可的,根本不涉及到回小向大,而且回小向大也是一个伪概念,好像小乘佛教不渡人似的,人家同样自己解脱同时也帮助众生解脱。
答:1,不动无为不是无为法。或者说不是大乘说的无为法。而是小乘“没有有为”。2、咱们对于阿罗汉的定义是一样的,但是对于无生法忍的定义是不同的。所以会出现您认为没有悬念普遍性认知的东西,在大乘里并不这样解读。您要说阿罗汉是佛,那这问题后面就不聊了。大家立论基础都不一样。回小向大压根就不是小我和大我的区别。压根就不能单纯地从度不度人来区分小乘和大乘。很多小乘和大乘的概念从文字上是一样的。但是含义并不相同。通俗说,大乘正是看到了小乘自己没看到而且认为现有就很圆满的这个情况,才称其为大乘。
如果您的立论基础就是小乘OK大乘非佛说并且伪命题假概念,那这压根就不存在讨论可能了嘛!
如果您的立论基础就是小乘OK大乘非佛说并且伪命题假概念,那这压根就不存在讨论可能了嘛!


问:不动无为是六种无为法的第四种无为。第二大乘的很多概念是虚概念,并没有实际体现出高于小乘。大乘认为小乘没破法执,只破我执,这是大乘自认为高明的地方,可是我执如果破了,怎么还有法执?我执法执两者对立而存在,就像我和我所,如果对我不执着怎么还会对我所执着?所以法执是虚概念,而涅槃也只有一个,佛菩萨的涅槃和罗汉的无二无别,所以解脱的人只有自身程度有别,但是解脱道,涅槃都是一个。
答:人我执,法我执。您不能把法执和我执对立来搞。


问:我法二执本来就相对而立,你如果不自私了还会对万物贪着嗎?所以中观应成派不认为破我执以后法执还能独立存在,与其它大乘佛教对立,从而肯定了阿罗汉的证量。
答:我对您的论据不苟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