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裏有哪些邏輯駁論?

3/11/2016
...
網友提問:佛教裏有哪些邏輯駁論?
像眾生平等,那佛是不是眾生之一,如果是,那為什麼要信仰佛。

還比如,如果殺一個人能救兩個人,那會不會殺?之類的

補充,原諒我第二個例子沒有説清楚,就比如酒肉穿腸過的典故(非濟公),如果當時張獻忠不是逼和尚吃肉,換成逼和尚殺人,不殺就屠城,這樣和尚會怎麼做?佛會為保全多數犧牲少數嗎?

法嘉宗智 回答

初中時候有個女朋友,老師,爸媽,羣起而攻之,恨不得誅之。似乎大逆不道,似乎喪盡天良。
到了三十歲還沒個女朋友,爸媽,七大姑八大姨,鄰居同事,又羣起而催之,貌似這冒天下之大不韙,你到底要鬧哪樣?
不禁要問,我到底該不該有個女朋友?

其實爹媽兩個時期看起來完全相反的兩種舉動,核心原理是相同的——該幹什麼的時候幹什麼。
該讀書的時候讀書,不許用蠢蠢欲動的荷爾蒙影響學業。
該成家的時候成家,不許用自由主義斷了家門的香火。
同樣的原理,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境況下,就會有不同的表現。

佛教育弟子,也是如此……
佛為了接引這樣的人,説小乘佛法;
為了接引那樣的人,説大乘佛法。
而大小乘的佛法本身就是完美的不兼容,連個頭發絲兒的灰色地帶都沒有。

佛終歸是為了讓所有的眾生可以究竟圓滿的解脱,而困於現狀,也只能方便接引。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如果不知道1+1等於2,老師生氣爹媽着急。
陳景潤一輩子也沒搞明白1+1到底為什麼等於2,誰敢説他智商有問題?!
您一定堅信兩張一塊錢等於兩塊錢,但是等您當了數學教授,恐怕也會覺得This is a Question。
悖論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智慧的匱乏。

修行不是一件事兒,修行是每一件事兒。
修行不是一輩子的事兒,修行是每一輩子的事兒。
都在朝着終點越走越近,經過了黑夜,經過了白晝。
但是您不能説白晝和黑夜是悖論,
難不成果真白天不懂夜的黑?!

另,回答您的那兩個問題。
1、眾生平等。很多人誤解了佛説的平等到底是什麼。佛説的平等是每個眾生原本所具有的智慧都是圓滿的。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誰也不比誰的大,誰也不比誰的亮。但是大家的鏡子上都沾染了灰塵。誰先擦乾淨誰成佛。那麼佛説的是鏡子本身的事兒,您説的是大家把鏡子擦成啥樣的事兒。是您沒弄懂佛在説什麼,而不是佛説錯了。
另外,佛説眾生平等,體現在眾生面對因果不虛的平等。某人大富大貴,因為他往昔有因所以今世有果。那您種因也會有果。對誰都一樣,一視同仁不偏不倚。憑啥他矮憑啥你高,憑啥他醜憑啥我帥?!因為大家往昔所做不同,當下呈現的樣子也就不同。佛説的平等是不管種什麼,終歸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您偏要説他種茄子我種辣椒結果我們都應該結出黃瓜。這叫平等麼?這叫——老婆!快出來看上帝!

2、為了救兩個而殺一個,這不是悖論,這是您的猜想。佛沒有先説該殺而後又説不該殺。所以這不是矛盾。佛教認為一切都是因緣來的,過去發生的真相只能有一個,未來將要發生的,也只有一種情況。所以在您現在看兩種不同的情況,其實最後只能有一種結果。而在佛看。這個結果的出現必定是符合因緣果報的。所以,無論哪個情況出現,都是因為只能出現這種情況而沒法出現別的。您覺得是您在做選擇您在做主。佛説,其實沒有這個做主的“我”;看起來好像是我能掌控未來的進程,佛説,其實那只是你的妄想分別和執着。

暫就這麼多,如果還有您認為佛在打臉的,歡迎您繼續提出來,然後您會發現,那其實是眾生自己打自己……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赞(/≧▽≦/)
问:条理清晰
答:所以我比丘知帅……
问:接引不同的人用大小乘,还有不兼容能不能详细说说啊?
答:再开题吧。就题主的这个问题。咱们不展开了。
问:数学家研究的“1+1”不是四则运算里的“1+1”,这是两码事。只不过他们给问题起了个名字,叫“1+1”问题。
答:受教受教。回头我换个比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