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裏身邊的朋友都在求樂,有的過的快活有意義,然而覺得跟佛教完全相反,那種生活更值得,難道真的有來生?
3/7/2016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2 贊
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完美不兼容的。壓根就不存在灰色地帶的。
您別只看賊吃肉不見賊捱打,看着出雙入對出入舞廳愜意;您沒看分手和月光時候的痛苦和窘迫。
世界上所有我們認為的快樂,其實都是一種新來的苦。
餓了苦,吃是樂,吃多了苦;
上課苦,跳舞是樂,跳多了苦;
單身苦,女朋友是樂,日子久了其實也不舒坦,自己那啥的啥,只能自己含淚那啥。對吧?
出世間法,也就是佛法,正是追求脱離了生滅,脱離了時間、空間、感情、好壞之外的終極的快樂。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誠不我欺啊……
您別只看賊吃肉不見賊捱打,看着出雙入對出入舞廳愜意;您沒看分手和月光時候的痛苦和窘迫。
世界上所有我們認為的快樂,其實都是一種新來的苦。
餓了苦,吃是樂,吃多了苦;
上課苦,跳舞是樂,跳多了苦;
單身苦,女朋友是樂,日子久了其實也不舒坦,自己那啥的啥,只能自己含淚那啥。對吧?
出世間法,也就是佛法,正是追求脱離了生滅,脱離了時間、空間、感情、好壞之外的終極的快樂。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誠不我欺啊……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佛学是对现世的一种洒脱,可以任何事情变得风淡云轻。
但是在心血里面也提出来,佛学背弃了亲情,爱情。父母妻子不在与自己有关系。这也是佛的一个弊端吧。
但是在心血里面也提出来,佛学背弃了亲情,爱情。父母妻子不在与自己有关系。这也是佛的一个弊端吧。
答:我们以为有关系,就真的有关系?背离实相和自己的欲求就是弊端?这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啊。


问:有没有关系在于心,心中没有亲情了,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成佛的最终目的是普度众生吧,这是一种大慈大悲之情。而你所说放下现世,放下亲情,友情,是对尘世的一种的一种逃避吧。
答:没有亲情,和不被亲情所染,和不攀亲情的缘,和不因为亲情而生起无明,是好几码子事儿。放下的不是亲情,而是放下被亲情缠缚和左右。换言之,孩子脏了,我们要洗孩子,洗干净他就不脏了。而不是弄死孩子他就不脏了。对不对?


问:我觉得我们谈论的亲情用心学解释比较合适,
人人内心都有七情,这是生而就有的,面对我们的情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对待,让自己的情感不愧对于自己的良知。而我对于老师你后面这个例子实在是不能理解,孩子脏了,自然要洗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洗干净,这本就是人之常情。而孩子能脏了就杀了他,普通人尚且不会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就算是大恶之人,尚有些良知,恐怕也不会如此。
这本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与佛学所谓的放下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吧!
而且我相信佛祖创建佛教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有自己的恻隐之心,让每个人都能找回自己的良知吧。(语言表达不是很好,如果有什么不恰当的,希望老师不要生气)
人人内心都有七情,这是生而就有的,面对我们的情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对待,让自己的情感不愧对于自己的良知。而我对于老师你后面这个例子实在是不能理解,孩子脏了,自然要洗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洗干净,这本就是人之常情。而孩子能脏了就杀了他,普通人尚且不会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就算是大恶之人,尚有些良知,恐怕也不会如此。
这本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与佛学所谓的放下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吧!
而且我相信佛祖创建佛教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有自己的恻隐之心,让每个人都能找回自己的良知吧。(语言表达不是很好,如果有什么不恰当的,希望老师不要生气)
答:孩子脏了只是个比喻,和天良没关系。佛到底是不是为了让众生都恻隐?这个不是靠谁想出来的。用我们想,觉得佛该如何,想出来的那个不是佛。


问:没有人看见过佛祖,也没有人看见过上帝,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宣扬上帝和佛祖呢?因为每个人都心中都有一个上帝,都有一个佛祖,,,或者说人人都是佛祖,上帝。而那些超脱者,得道者,看破者,都是与自己内心中的那个佛祖对话,不断的明心,遇事不动心。而我所说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用良知得以解释,心中的那个佛祖,上帝就是我们的良知,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不愧对于自己的良知,自然就会成佛吧。。。(才疏学浅,个人观点,不同见解的可以老师可以指出来)
答:学佛是为了放下这个我,而不是在我的里面或者外面找一个东西去跟佛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