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燒木佛 院主落鬚眉 佛家故事中為甚麼是方丈遭到報應了呢?

1/20/2016
...
網友提問:丹霞燒木佛 院主落鬚眉 佛家故事中為甚麼是方丈遭到報應了呢?

法嘉宗智 回答

先複述這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唐朝,有一個老禪師法號叫丹霞,丹霞禪師的修行已經非常高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丹霞禪師雲遊到了洛陽龍門,就掛單在慧林寺,沒多久就和寺裏的方丈成了好友。
有一天,天氣特別冷,老禪師有點凍得受不了,就開始找柴取火。找來找去,一根柴也沒找到。抬頭一看,見到寺裏供奉的菩薩像莊嚴肅穆。主位上供的是文殊菩薩,一座很精緻的木像。老禪師二話不説,拿起斧子就把佛像劈了,並且直接扔到了火堆裏。火越燒越旺,不久就驚動了同樣凍得瑟瑟發抖的方丈,方丈看到丹霞禪師砍佛像燒柴,不由得大驚,急忙阻攔。
“你在幹什麼?”方丈驚呼道。
“我在劈佛像啊!”丹霞禪師不緊不慢地説。
“你為什麼要劈佛像?”方丈已經出離憤怒了。
“我看有沒有舍利子啊!”老禪師答道。
“木像裏怎麼會有舍利子啊!”方丈覺得老禪師簡直不可理喻。
“沒有舍利子啊?那就好,我把旁邊那兩尊也燒了吧!” 説完老禪師又扛了兩尊佛像投入火中。
“你這樣會遭報應的!”方丈覺得老禪師確實瘋了。
“是的,會有報應。”老禪師淡淡地説。
報應來得很快,話音剛落,方丈的鬍子、眉毛突然間開始脱落,一瞬間就掉沒了。而丹霞禪師仍然安然無恙。

無論哪一宗的佛法,禪宗、淨土、律宗、密宗……終歸是要證得這個“般若波羅蜜”。因為有了般若波羅蜜,才有五藴皆空,才度一切苦厄,才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才菩提薩埵。
所謂般若,就是無上智。區別於世間的智慧,無上智是沒有分別妄想執着的,沒有貪嗔痴的。
比方講,任何一個概念的存在,其實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概念。否則就沒法存在。如果沒有黑做對比,就沒法説什麼是白;如果沒有善,自然也就不存在惡;如果沒有好,自然就沒有壞。而這些善惡美醜好壞的概念,都是我們預先設置的。佛教的專用名詞叫假安立之。我們通過執着而把自身的感受認為如此的真實,通過自身的感覺去定義判定一個事物;我們通過分別念而把好和壞分別開,什麼是符合我的標準的,什麼不是;我們通過妄想而給他冠以各種名號,以及由此而來的又一輪新的分別、妄想、執着。
那麼般若,就是放下分別妄想執着之後,對於一切原本“不二”的智慧。世界原本是一,因為有了分別妄想執着所以是二。而證得了般若,就從二又回到了一。
所以他不分別什麼是菩薩什麼是眾生;不分別什麼是劈開什麼是沒劈開;不分別什麼燒了什麼是沒燒。所以在他而言,以他的證量和智慧來講,沒有燒木佛像這碼事兒,自然就落不到燒木佛像的果報。
而對於方丈來説,他有分別妄想執着,燒木佛像這件事在他來看真的很真實,他自然得果報。不是得燒木佛像的果報,而是得自己分別妄想執着的果報。
其實,我們時刻得到的果報,都是自己分別、妄想、執着的果報。只不過是依附於某件事上。如果我們認為因果在事情本身而不在自心本身,那這就是心外求法,這就是外道,這就謂之魔……

就着這個公案不僅要問,
自己吃素,看見別人吃肉而不爽的人,得什麼果報?!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