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該選擇看淡世俗、寵辱不驚,還是應該大起大落,飽歷滄桑?
12/24/2015

之前有看到一位知友請教如何對生活充滿熱情,他發現自己已變得對外物不再敏感,彷彿感知不到世界的存在,正如一台永不停歇的機器。
在年輕人看來,生活應充滿色彩,儘可能多的去體驗,去嘗試,去碰壁,去失敗,去成功,去感受人間百味
而在各種版本的雞湯以及大人的口中,我們卻常常被指示要變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並為其扣以成熟的帽子
人究竟該選擇一種怎樣的人生,才能不枉來人間走了一遭?
俯身傾耳求教
法嘉宗智 回答
這倆事兒本身不矛盾啊。
大起大落的時候看淡世俗,飽經滄桑的時候寵辱不驚,矛盾嗎?
外面的世界就像一把刀,一刀下去在身上切出一個傷口。
一個3cm的傷口是什麼體驗?這話得看對誰而言。
就像不能脱離了劑量談毒性。那是學術耍流氓。
3cm的傷口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能邪乎一個月。天天看,天天喊,天天哭,天天疼
但是對於一個打籃球的小夥子,可能結痂脱落後突然發現,嘢?我什麼時候傷了這裏?
世界就是世界,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
只隨因緣的聚散而生滅……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自己選擇成為什麼。
僅此而已……
大起大落的時候看淡世俗,飽經滄桑的時候寵辱不驚,矛盾嗎?
外面的世界就像一把刀,一刀下去在身上切出一個傷口。
一個3cm的傷口是什麼體驗?這話得看對誰而言。
就像不能脱離了劑量談毒性。那是學術耍流氓。
3cm的傷口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能邪乎一個月。天天看,天天喊,天天哭,天天疼
但是對於一個打籃球的小夥子,可能結痂脱落後突然發現,嘢?我什麼時候傷了這裏?
世界就是世界,不為人的意志所轉移,
只隨因緣的聚散而生滅……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自己選擇成為什麼。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