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修行時,坐禪時,腦子裏什麼都不想嗎?

2/26/2016
三昧耶戒 上师
...
網友提問:佛弟子修行時,坐禪時,腦子裏什麼都不想嗎?
弟子時常思維,平日端坐修行時,腦子裏應該想什麼?如果什麼都不想,跟木頭人有何區別?如果想佛的名號,樣貌。如此下去,不就成了執念嗎?況且金剛經上説,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難難難。弟子涕淚悲泣,請求上師指點。

法嘉宗智 回答

1、首先和您商榷用詞。上師一詞出現在密宗裏。大意是指的具有三昧耶關係的師父。三昧耶就是誓言。也就是老聽到的一個詞兒——三昧耶戒。傳授於你三昧耶戒律的佛法師父,才是你的上師。上師有三種恩典,儀軌、灌頂、竅訣。所以上師也叫三恩上師。多説一嘴,按照大日經來看,三昧耶戒是十條,而不是十四條。十四條的版本確切的名字叫十四根本墮,立論者為蓮花生。釋迦佛到彌勒菩薩之間,地球上是沒有再三身圓滿功德成佛的。所以蓮花生有沒有制戒的資格,這個見仁見智。當然,佛已經在經典中講的很明白的東西,還有人畫蛇添足時,只增笑耳。
2、如果能按照您説的,做到什麼都不想。那已經是無想定。那是外道定,是凡夫定。但是只怕,我們説什麼都不想,其實,只是想了一個什麼都不想。其實追問下去,又是誰在什麼都不想?我啊!有個我,又怎麼是什麼都不想?!
3、在大乘看,這種無想定甚至於小乘極果阿羅漢的滅盡定,又叫枯禪,死禪。禪門裏又叫冷水泡石頭。婆子燒庵的公案就是講這事兒的。確實,和木頭沒區別。所以婆子説,我三年白白供養了一個痴漢!
4、圓覺經上佛説,真正佛性智慧的開顯,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想佛的名號,樣貌,確實是一個執念,這個執念的目的是打掉另一個執念。您能否用想佛的名號和樣貌來熄滅自己的一切妄念呢?如果可以,這就是圓覺。就是肉包子打狗,最後凜然一絕朗然現前,桶底脱落,自見本來。如果不行,那就是“包子發黴狗在吠,熱熱鬧鬧都挺累”。唸佛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能用唸佛熄滅掉一切來自於執着妄想的念頭。恭喜恭喜!已經快到家了!婆羅門女就是端坐思維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而到地獄救母的。方法沒有錯。只能説我們還沒用對,沒用好。
5、金剛經的名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無上智。是菩薩玩兒的東西,是佛坯子的專利。就像帝王蟹,就像天久翅。都是世間一等一的好東西。但是能不能給嬰兒吃?!顯然不能。嬰兒吃了只能瀉肚。作為沒有見性開悟的學人拿着金剛經當鏡子照,也一樣只能把自己的福報和資糧當稀一樣拉出去。到頭來毀了自己,無有是處。天然童姥不讓梅蘭竹菊四劍去學天山派的甚深武功是有道理的,過早地接觸自己啃不動的經典,結果就是自斷筋脈,氣血逆行……
6、想的太多了就是煩惱障,知道的太多了就是所知障,背上扛着兩座大山,驢年才能翻身做主人?!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做到什么都不想。那已经是无想定。已经是四果阿罗汉,从小乘来说,已经是大大大大的终极成就。
这里值得商榷的是,无想定是外道凡夫定,四果阿罗汉的果定是灭受想定又叫灭尽定。二者的证量不一致。
答:四禅境界是舍念清净。阿罗汉本身也是外道定。应该加个定语,无漏无想定。不是有漏无想定。就是您说的灭尽定。
问:阿罗汉怎么成了外道定了?
阿罗汉作为声闻乘极果,已经是圣者无疑,怎么成了外道?
阿罗汉也是果位名称,不是定境的名称啊。
而且您提四禅做什么?
四禅也不是无想定啊。
应该不会是把四禅和四果搞混了吧?
答:在大乘看,声闻当然就是外道啊。四禅和四果当然不会混。
答:或者这么说,声闻和外道,都是外道。
问:八定只是定学,戒定是外道共法。完整的佛门是戒定慧。佛门多个慧就是观智,初果阿罗汉必须在定的基础上修观智观三相生起道智才行。
答:定时慧在定,慧时定在慧。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外道有定也必有慧。什么定就有什么慧。一体两面。有正面就有反面。
问:正法陨灭,那是你不知道佛门还有观智修慧一说。佛法只包括戒定,那和外道有什么区别
问:谁教你这么说的,舍利弗,阿难都算外道?佛陀传法四十多年,教了一大把外道出来?不要出来乱法了
答:止观一体,定慧不二啊。观智修慧的法门功夫,何尝不是在修定啊。难道您否认外道有慧?外道有外道慧,内道有内道慧啊。
问:很遗憾,没有。佛法是一行道,唯一的解脱之道。修慧是佛门所独有,非佛陀不能讲。
答:
佛告夫人:“若三界中梵、释、四王、沙门、婆罗门,皆与修行菩萨为善知识,惟除声闻非善知识(恐声闻退修行菩萨大乘道行)。何以故?声闻、缘觉为己利故,劝引初修行菩萨回入小乘,是以声闻乘人非善知识。夫人当知,初修行菩萨不应与声闻比丘同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若初修行菩萨智慧弥广,无二分别悟大乘法,而为方便劝引声闻令入大乘,方许同住;若声闻比丘福智狭劣,则修行菩萨不应为说甚深大乘,恐其诽谤。复次修行菩萨不应数览小乘经论。何以故?为障佛道故。夫人当知,修行菩萨宁舍身命,不弃菩提而入声闻求罗汉道。菩萨劝请一切众生已,尔时若舍菩提之心,别起异道入于声闻罗汉道果,因恼乱故菩萨而退菩提,二人俱堕无间地狱。”
佛告夫人:“修行菩萨宁犯杀等五种大罪,不学须陀洹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萨宁于一劫百劫乃至千劫受地狱苦,不学斯陀含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萨宁堕畜生,不学阿那含果,不退菩提修行;菩萨宁杀害众生堕于地狱,不修阿罗汉果,不退菩提。罗汉独证私入涅槃,譬如小贼密入他舍。修行菩萨菩提心故摄诸众生,宁同火坑不住声闻寂灭涅槃,不退菩提,以是义故,为摄众生令入佛道故。如是修行菩萨,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之所尊重,堪任供养超越声闻,则邪魔眷属无能娆恼。”
答:这是定义问题。如果您非得用佛教知见来否定外道,那外道就没有。如果承认因为定不同而慧有别,那当然外道有。
问:这么扯淡的经文你也信,明显是外道诽谤佛法的
问:看了半天你是要来浑搅佛法的,没必要多谈了
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7 册 No. 0841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No. 841 [No. 840]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很抱歉。这是大藏经里的。以我的妄念,我不敢说它扯淡。也许您敢。如果它是伪经,我是随喜魔说,如果它是真经,我祝您好运。
答:佛法是一,不是二。用断灭见来说什么是佛法,才是搅浑佛法。
问:送你一段佛说卡拉玛经文,希望你以后多闻正法,远离像法末法。
不要因为是口耳相传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约定俗成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是经典记载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合乎逻辑推论的,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习惯如此,就信以为真;
不要因为导师、长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答:就是《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呗。至于这么费劲么?!大正藏里的东西啊。您觉得这段佛经说明啥?用大正藏里的东西告诉我,大正藏不可信吗?
问:你不觉得大藏经里很多内容互相矛盾吗?你再看看佛陀关于正法,像法,末法的描述,很容易分辨的
答:真心不矛盾。是智慧问题,不是经藏问题。回到楞严经上那句话,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心随境转,即是凡夫。是用心转大藏经,不是心被大藏经转。六祖坛经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问:你比舍利弗还有智慧?
答:舍利弗的智慧第一仅仅是声闻里的智慧第一。维摩诘居士怎么骂舍利弗的。您不该没看过吧?!要是拿舍利弗当标杆,您把文殊菩萨摆哪儿?
答:当然,您要说您是南传铁杆或者上座部粉丝,总归您是修小乘的。我就啥都不说了。
问:我是佛法的铁杆粉,不信古代那些为了争夺供养胡编经文的家伙说的而已
答:您拿什么判定谁是胡编的,谁是佛说的?用您的标准?
问:实践,首先要有完整系统的戒定慧修行次第
答:您实践出了啥?具有了啥功能,可以甄别哪些经文是胡编的?
问:凡是和阿含经冲突的,我就不信
答:大乘非佛说呗?!
问:没冲突的我疑,啥时我修证到了,我才肯信
答:行了。证据足够了。声闻种性。
问:可怜的娃娃,勤劳致富不信,偏信一夜暴富,结果只能掉进传销圈子
答:谁说大乘是一夜暴富啊。亲。只是修行原理不同ok?一个是转识成智,一个是苦集灭道。当然,我可以用您的逻辑,站在大乘说,小乘的那个——没有慧。
问:好吧,你比舍利弗有智慧,我笨好了,结束。
答:好吧。你选择吃屎而不是吃饭。我笨。没有智慧。理解不了好了。结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