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狀態是什麼?
12/22/2015

在我理解中,佛家中的涅磐是一種無喜無怒,超越時間空間,與萬物合為一體的狀態。而佛法就是普度眾生都擺脱苦難,認清萬物皆空的事實,不再對外界有任何依靠。
那佛家普度眾生,所追尋的理想狀態應該是世間所有生物都擺脱了動物性的限制,達到佛陀的境界。
假如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佛法可以普及到那種境界,即人人皆佛,人人都可以不依靠於外界孤獨平和的存在着,世間再無可度之人,那到時候人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一羣徹悟之人聚在一起要幹些什麼?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佛在開悟的時候已經圓滿地回答了您這個問題——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顛倒、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那麼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
1、一切眾生都圓滿了如來智慧德相;
2、眾生都不再有顛倒、妄想、執着。
設想一下,到時候那個世界,
人人緣來則應,緣去則散。隨緣無掛礙;
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執着;
該來的讓他來,該去的讓他去。
那不是淨土又是什麼?
人存在的意義,其實就是佛説的顛倒妄想和執着。
因為人認為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是真相。佛説,那都是空假幻。
人認為我們要有理想,要有意義。佛説,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你的理想和抱負只是果報現前的一個因。
人認為我們的所思所想會接近真理,道理越辨析越明白,越執着就離得真理越進一步。佛説,其實那是越無明。
什麼是修行?
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
該面對收穫時知道是因緣來的,不驕躁;
面對失敗和煩惱時知道是因緣來的,不痛苦;
面對別人的侮辱和謾罵時知道是往昔我們的宿業,不嗔恨;
面對別人的給予時知道這是自己往昔善因的善果而不得意忘形。
那歌兒怎麼唱的來着?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顛倒、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那麼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
1、一切眾生都圓滿了如來智慧德相;
2、眾生都不再有顛倒、妄想、執着。
設想一下,到時候那個世界,
人人緣來則應,緣去則散。隨緣無掛礙;
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執着;
該來的讓他來,該去的讓他去。
那不是淨土又是什麼?
人存在的意義,其實就是佛説的顛倒妄想和執着。
因為人認為自己是真實的,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是真相。佛説,那都是空假幻。
人認為我們要有理想,要有意義。佛説,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你的理想和抱負只是果報現前的一個因。
人認為我們的所思所想會接近真理,道理越辨析越明白,越執着就離得真理越進一步。佛説,其實那是越無明。
什麼是修行?
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
該面對收穫時知道是因緣來的,不驕躁;
面對失敗和煩惱時知道是因緣來的,不痛苦;
面對別人的侮辱和謾罵時知道是往昔我們的宿業,不嗔恨;
面對別人的給予時知道這是自己往昔善因的善果而不得意忘形。
那歌兒怎麼唱的來着?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感觉动物很接近啊,小猫小狗都是该吃吃该睡睡
答:自在,是面对什么境遇都能随心所欲而心能转境。小猫小狗你不让它吃,不让它睡,再看看它啥样?它若能随了这个缘,也是菩萨摩诃萨了!


问: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问:金色王经 “‘因爱故生苦, 如是应舍爱,
当乐于独处, 犹如犀一角。’
这两偈怎么解
答:无明缘行、行缘识……受缘爱、爱缘取……生缘老死。舍爱,归根结底还是舍无明。乐于独处,不妨借鉴圆觉经上的话来一起看:依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宴坐静室,安处徒众。以及达摩祖师所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问: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不是也很美好么
答:美好就抱着。佛法是解脱轮回的法,既然觉得轮回挺好,那就继续轮回着。觉得轮回不好,咱也有方法从里面出来。佛嘛,可仁慈了。愿意醒来的祂就帮你醒来,不愿意醒来的祂绝对让您继续安稳甜美地睡着。丰简由君,童叟无欺。


问:那为什么不能觉佛法而不礼佛宝

问:哈哈~突然想起那句话
“师傅说我不能渡人,也难自渡,所以赐名空舟,叫我自横”
答:通俗说,对有情和无情众生无有敬畏的人,觉个毛线佛法;教科书式地说,广修普贤行愿;经教说,明妄非他,觉明为咎;禅宗说,觉了个觉,就是还没觉!


问:愿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众生远离苦及苦因
答: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七、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八、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九、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不计实我,名不瞋恚。十、于自性灵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见,名不谤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