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型單人出租屋內應如何安放神龕?
12/11/2015

題主目前居住於一間小型出租房內,打算供養一尊菩薩。
但因屋內空間實在有限,小神龕不知應安放於何處才最為妥當。
希望知友們能夠指點一二,謝謝。
屋內平面圖大致如下:
(若需房間照片等詳細信息,將私信答主)
法嘉宗智 回答
1、從衞生角度講,牀頭不要靠着廁所,一來是廁所潮濕,黴菌滋生,離得太近恐傷身體;二來廁所管道流水聲音,半夜樓上樓下起夜出恭,管道流水的聲音也影響睡眠質量。
2、看了上面所有的答案,都説不要供。有一句英文諺語,Later is better than Never。有就比沒有要好,如法就比不如法要好。那條件所限,沒法按照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來表達對佛菩薩的虔敬,是不是就不要表達了?如果今天食堂的飯沒有我最愛吃的,那是不是這一頓就可以省了?
無論是誦經,還是禮拜或者供養,經常有人説,什麼什麼情況不可以做,什麼什麼情況就不能做。這是攔着人誦經禮佛,阻擋人親近智慧。這種言論,不是魔説,又是什麼?!
3、很多家裏供有佛像的朋友,都習慣性弄個簾子,或者弄個帶門的佛龕,把佛像裝在裏面。在不方便的時候把簾子一搭或者把門兒一關,然後圖個心安理得。很多時候這種做法出於環境條件簡陋,以此表達自己的恭敬和虔誠,這無可厚非,甚至要深深隨喜。但是只怕,落入了另一種方便下流:有時候有些人的心裏活動大致是説,只要那佛像看不見,我做的事兒他就不知道。一道小門能擋住凡人的耳根子,也能攔下菩薩的神通力?只怕長此以往,循環自欺,白白用錯了功夫,打錯了主意。
綜上,有條件的供養一尊小佛像,條件有限哪怕供養一張照片,一張卡,都是值得深深隨喜和讚歎的。至於方位,以您的恭敬心,選擇一個您認為最合適的地方就好,哪怕一張照片貼在陽台的牆或者玻璃門上。佛像是幫助我們時刻憶唸佛菩薩的工具,禮拜供養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可以讓您時刻憶唸佛菩薩,做每件事的時候如同佛菩薩就在身邊看着自己,那麼佛像的目的就達到了。佛陀是老師,經典是課本,僧人是師長。而佛像,只是教具……
爺倆趕着驢出門,有人説:這對兒傻子,有驢不騎。
當爹的騎了上去,又有人説,這當爹的真狠心,自己騎驢讓兒子走路。
兒子把爹換了下來,又有人説,這當兒子的孝心何在,就忍心自己的爹走着自己騎驢。
爹又上來了,又有人説,這對兒挨千刀的父子啊,兩人一起騎在驢上怎麼可以,下輩子當驢也嚐嚐什麼滋味。
父子倆抓瞎了,找來根扁擔,把驢四馬一攢蹄,抬着走。
只要您可以恭敬、歡喜地表達對佛菩薩的敬仰,怎麼做,都是對的!
走別人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
2、看了上面所有的答案,都説不要供。有一句英文諺語,Later is better than Never。有就比沒有要好,如法就比不如法要好。那條件所限,沒法按照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來表達對佛菩薩的虔敬,是不是就不要表達了?如果今天食堂的飯沒有我最愛吃的,那是不是這一頓就可以省了?
無論是誦經,還是禮拜或者供養,經常有人説,什麼什麼情況不可以做,什麼什麼情況就不能做。這是攔着人誦經禮佛,阻擋人親近智慧。這種言論,不是魔説,又是什麼?!
3、很多家裏供有佛像的朋友,都習慣性弄個簾子,或者弄個帶門的佛龕,把佛像裝在裏面。在不方便的時候把簾子一搭或者把門兒一關,然後圖個心安理得。很多時候這種做法出於環境條件簡陋,以此表達自己的恭敬和虔誠,這無可厚非,甚至要深深隨喜。但是只怕,落入了另一種方便下流:有時候有些人的心裏活動大致是説,只要那佛像看不見,我做的事兒他就不知道。一道小門能擋住凡人的耳根子,也能攔下菩薩的神通力?只怕長此以往,循環自欺,白白用錯了功夫,打錯了主意。
綜上,有條件的供養一尊小佛像,條件有限哪怕供養一張照片,一張卡,都是值得深深隨喜和讚歎的。至於方位,以您的恭敬心,選擇一個您認為最合適的地方就好,哪怕一張照片貼在陽台的牆或者玻璃門上。佛像是幫助我們時刻憶唸佛菩薩的工具,禮拜供養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可以讓您時刻憶唸佛菩薩,做每件事的時候如同佛菩薩就在身邊看着自己,那麼佛像的目的就達到了。佛陀是老師,經典是課本,僧人是師長。而佛像,只是教具……
爺倆趕着驢出門,有人説:這對兒傻子,有驢不騎。
當爹的騎了上去,又有人説,這當爹的真狠心,自己騎驢讓兒子走路。
兒子把爹換了下來,又有人説,這當兒子的孝心何在,就忍心自己的爹走着自己騎驢。
爹又上來了,又有人説,這對兒挨千刀的父子啊,兩人一起騎在驢上怎麼可以,下輩子當驢也嚐嚐什麼滋味。
父子倆抓瞎了,找來根扁擔,把驢四馬一攢蹄,抬着走。
只要您可以恭敬、歡喜地表達對佛菩薩的敬仰,怎麼做,都是對的!
走別人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条件只有单间 放在床头行吗。。
答:你觉得没所谓就行,反正菩萨无挂碍。


问:好吧 不摆 我老是觉得不好 到哪里都要带上 这样平时做什么需要注意吗 。。有女朋友的
答:那个到哪儿都要带上,平时做,至于带上什么,平时做啥,我没明白您意思。


问:我总结一下我的读后感不知理解的对不对:恭敬与否,完全看发心,形式其次。房子多时尽量不摆卧室,房子小时摆哪都行。如果确实心里觉得膈应,可以不摆,但其实菩萨心无挂碍。看发心,看发心,看发心。
答:真实地生起恭敬心,自然有最好的处理方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