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位修行到很高境界的大師,遭遇了一些事故然後失憶了,他和沒有修行過有區別麼?

12/1/2015
...
網友提問:如果一位修行到很高境界的大師,遭遇了一些事故然後失憶了,他和沒有修行過有區別麼?

法嘉宗智 回答

某位修行很高境界的大師,圓寂了。下輩子轉生再來。
這就是屬於遇到一些事故然後失憶了嘍。
那和沒修行過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啊。

六祖一句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明心見性了。
為啥現在這麼多人沒開悟呢?
因為六祖上輩子修行啊。

一個吃飽喝足的人,在他面前擺上一套空碗筷,
和一個餓的前心貼後背的人,在他面前擺上一套空碗筷。
有區別嗎?反正看起來似乎都沒吃呢~~~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对于答主的观点不置可否,但是关于空碗筷这部分的比喻,很明显属于诡辩
答:欢迎探讨,拒绝扣帽子。咋个诡辩欢迎指教。
问:嗯,诡辩是指回答中后半部类比,不针对观点也不针对答主,诡辩术里面最常见的几种方式:偷换概念、立场先行、概念含糊、滥用类比等等。

立场先行:“六祖一句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明心见性了”,这句话本身只是观点,无法作为论据,即这个观点本身并不被确认为真理,只是立场。

模糊概念:“六祖上辈子修行”,如何判断其六祖上辈子修行,有何判断或者了解方式,这概念本身很模糊,模糊的结果就是解释权完全在说者的手中,遇到质疑时怎么解释都行。

偷换概念:“修行境界高的人”等于“吃饱喝足的人”?否则反之?这两个概念并不成等式,如果我说:“物质富有的人”等于“吃饱喝足的人”可否?“科学知识丰富的人”呢?“无欲无求的人”呢?“手握权利的人”呢?

滥用类比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答:233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