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有心向佛時,還有諸多感受,為何最近沒了具體感受和念想,都不知道該問啥了,難道被踢出朋友圈了?

11/4/2017
...
網友提問:開始有心向佛時,還有諸多感受,為何最近沒了具體感受和念想,都不知道該問啥了,難道被踢出朋友圈了?
小白求教

法嘉宗智 回答

很多人的有心向佛,其實無外乎是心靈麻藥。

所謂的諸多感受 ,莫不是藥效反應。

您這情況,説到底是藥吃多了,吃出抗藥性來了,怎麼吃都沒感覺了……


有心向佛的時候向的不是佛,佛是覺正淨,沒那些個爛七八糟的。

向來向去,向的都是貪嗔痴和分別、妄想、執着……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感恩您的指教!也许我这辈子都与佛无缘,但还是会一心向佛,哈哈,反正觉得向佛以后喜多了,苦少了,不是事物有啥改变,而是看待事物的心态改变了,所以轻松很多。再还有机会可以向您这样的大师学习也是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答:您说的这些喜多啊、心态啊、轻松啊,这是生灭的。来得快去得快。就跟麻药一样,药劲儿过了就没的玩儿了。
问:我一个凡俗的在家之人有太多的世俗的责任和牵挂,我不知凡人的责任与成佛是否有冲突,也许正因为我不理解到底何为佛,所以才有此问,如有冲突,那我还是先尽人事再说修佛,如无冲突,那我愿一心向佛,本人愚钝,所以还望大师赐教!感恩!
答:您觉得,何为佛?
问:我觉得就是出于本性的一心向善,而不是有目的的做善事,就是佛,请大师不要见怪哈,凡人资浅,说错了您多包涵。
答:哈哈。您太客气了。那我再追问一句,佛做过什么善事呢?
问:感恩您的赐教!我个人觉得佛教人向善就是最大的善事,如果这世界真的人人都能做到本性上行善不作恶,也就没了什么痛苦烦恼,当然说人人做到有点乌托邦了,但用凡人的话来说这就是追求和目标。
答:自己不做好事,让别人做好事,倒是最大的好事?
问:谢谢您的指教!大师您恕我妄言,凡人讲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佛不管自己如何,只要能让凡人真心行善不作恶,而凡人通过如此获得快乐,我等凡人为何又要去追究人家佛爷到底干了什么?就像我们西安的华清池每天都在上演长恨歌,那就是在歌颂成为千古佳话的唐明堂与杨贵妃的爱情,可那是唐明皇和杨贵妃,要是换做我等凡人做出如此事情来,那就不是歌颂了,不被打死都是运气了。
答:您看啊。如果佛教就是为了行善,佛当初不出家,作国王,是不是更方便行善和教人行善?
问:感恩大师指教!我知道我有点朽木不可雕也,所以感恩大师的耐心指教!我只是说我的心里话,想请您给解惑,绝无班门弄斧之意,请您包涵!我觉得国王如果不是佛,那他就要身负凡世间的责任,尤其是国王,他的责任更加重大,那他的所有的布施,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有一定的目的,即便他没目的,凡人也会妄想认为他有目的。那他行善和教人行善的效果就回大打折扣。而佛,教我行善,我听话行善了,我快乐了,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最多就是我会对别人说,信佛对自己有好处,如果非要说佛得了些什么,那就是我们这些向佛后得到快乐的人给佛做了个口碑宣传,仅此而已。
答:哈哈。别这么客气。那我再追问,佛当年为什么出家呢?
问:是否因为他要度众生,而众生大多凡人。在凡人看来,出家者无欲无求无牵无挂,一个无欲无求者说的话做的事如果对我有好处,那我信奉他的程度会超出对一个个国王信奉程度。感恩您的指教!
答:他没成道又拿什么度众生呢?这么说来,佛出家的时候岂不是自不量力?
问:您的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太深了,我不懂佛,所以不敢妄言,恭听您的指教,感恩!
答:哈哈。别说指教。今天这几个问题就给您。晚上可以研究研究。有了答案咱们随时沟通!
问:真的感恩!即便不成佛,能得您的指点也是一大幸事!最起码从凡人来说,和您交流也是收益匪浅!晚安!谢谢!会一直向您学习!
答:晚安。吉祥。
问:大师您今天真温柔
答:金盆洗嘴了……
问:大师,正好看到您的评论。试析,佛出家时已然明白正法于芸芸苍生的意义,便抱定决心修正果,悟正道。自不量力是明知不可而为之,不可及而追之; 佛则是知其可为而为之,是舍身是奉献。
小徒鼠目寸光,望您不吝赐教!
答:您过谦。依我愚见,佛为我们趟出一条路,后来众生只需走下去。但是迈步之前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学佛;二,学佛到底学什么。只有弄清楚,才能走对。您赐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