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到底是學的什麼呢?佛法是來解決什麼問題的呢?
12/7/2017

法嘉宗智 回答
坐等期待看到一條不騙自己説點兒實話的好答案。
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只要願意拜師,我就收了!
過了這村沒這店啊……
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只要願意拜師,我就收了!
過了這村沒這店啊……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不再迷乱颠倒,知道世间生灭皆苦,先有后无
答:你不证得那个不生灭的,焉知生灭苦呢?


问:因为怕了。怕了再有“来世”。死了之后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活着真的很苦。至少我觉得很苦。后来有缘接触到和佛有关的人和事,读了一些经。发现佛说可以不苦,可以像TA一样不苦,而且还说了方法。所以就想学学怎么能像TA一样不苦吧。虽然我也不知道学了之后是不是真能不苦,但至少也不会比现在更苦了吧?佛法应该就是用来解决“怎么能像佛一样不苦?”这个问题的吧。
答:哪儿苦,或者咋个苦?


问:大概分个类来说吧。感情:遇到一个人,觉得是一生所爱。在一起时真是乐无边啊。然后,分手了,什么撕心裂肺啊、心如刀割啊之类的词,能想到的都加上去就是了。而且比那“乐无边”的持续时间要长得多。身体:从小就是药罐子里泡大的。生病了各种难受。疼起来的时候真的是痛不欲生,这不是形容词。要不是想着不能让父母白头人送我这个黑头人,早就直接20楼飞出去了。太多了,这么打字也说不完,就用这两样作代表吧。
答:这是诉苦。不是观苦。


问:怎么才算观苦?或者诉苦和观苦的区别是什么?这个我是真不懂,毕竟经没看几本,术语也不太了解。如能说明一下,我再尝试回答吧。
答:观苦,苦是主体。诉苦,我自己是主体。


问:就是像佛说人生八苦那样,说说我自己是怎么看这个“苦”的是吗?
答:那叫命题作文,不是自己的感悟心得。


问:哦。我的感悟是:人的一生都在追某样东西。比如没饭吃的时候想有口吃的就行,等有了吃的又想能吃饱就行,等吃饱了又想要是能吃得好点就好了。。。。。。追其他的也都一样。追到最后,两样一闭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是啥样。去其他5道啥样不知道,就算还回来做人。然后又重复追,没完没了,这就是苦。追了半天,追来干啥?说真的,再我来说,如果死了就完了,再也没有后来的那就最好了。一次一次回来追着口饭吃干嘛啊?说实话,我觉得学佛的这个过程也是苦,如果能断灭,连这个苦都不受就好了。然而佛说没有断灭,想不一次次回来只能学佛。这样算不算是观苦了?
答:不是……


问:学佛学的是止观或者说戒定慧, 也是《大学》中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及解决没有“得”的问题。
没有得什么呢?无我执
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及解决没有“得”的问题。
没有得什么呢?无我执
答:听来的套话。修到家了,回头看,无我执。这是过来人的过来话,不该出现在行路人的嘴里。都是拿着别人说的东西骗自己啊。


问:也在断断续续的止观修行 确实有时能体会到五蕴非我的 然后所有的苦恼都不是苦恼了 所谓的“度一切苦”师兄说的太对了 自欺欺人的情况太多了 多反思反思 总会找到答案的 这次没有让您眼前一亮还是善因不足呀 接着修行嘛《三字经》《论语别裁》《佛说十善业道经》打坐止观 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再次感谢您的指点~
再次感谢您的指点~
答:忘掉自己听来的那些东西。对您修行有好处。


问:啊?师兄我可没无忌那种忘掉所有太极拳招式,就能打败玄冥二老的天分呀,学的佛都是从看从听学来的呀,忘掉了怎么学呀?能麻烦师兄再多指点下吗
答:你知道了太多和你自己的知见不匹配的佛学理论。然后你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认知。很多东西是别人的果,你却当做了自己的因。这是死路。


问:我常常想起,先祖父临终的时候,油尽灯枯,精神涣散,挣扎等死,这就是“老”“病”“死”带来的苦吧。
答:佛也老病死。学佛貌似不解决这些啊。


问:看题设的问法好像是问一个客观的答案而不是主观的答案。即问的是一个学佛学什么的定论,而不是问具体的人,他自己学佛是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请问,法嘉大师是不是想问的是学人自己学佛的理由和原因吗?如果是这个“主观性”问题,我觉得可以吹一波,但是如果是前面的“客观”问题,,,我觉得那个我不太想且不太敢答。教门这么广,人们的烦恼这么多,怎么答呀?
答:我愿意听您说说,为啥要学佛?300字以内。不许写论文。


问:我时时刻刻都在被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折磨,我想拜托这种痛苦,但贪嗔痴又来自于无明,只有学佛才有机会破无明。不过学佛的前提是做好人,我还是先琢磨琢磨三字经,从根本上开始吧。
答:你要真的很清楚自己的贪嗔痴慢疑,那早就断了。不修到断了这一步,是看不到贪嗔痴慢疑的。


问:那是我想多了,不过随时升起的烦恼也是够折磨人的,还有那些妄念。
答:嘿嘿


问: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您可以移驾看看吗?
答:谈梦境的一般我真不聊。聊不动。


问:我又没梦见别的,我就通过梦境展开论述。难道你不做梦?难道做了梦就不配谈感受?
答:是我不配和您谈感受,不是您不配谈梦的感受。


问:同志们淡定,师兄还总传大法呢,哪次真传了啊。。。
答:哪次都传了。你接不到不怪我。


问:学佛的尽善尽美,学佛雷打不动的定力,学佛视众生若子的胸怀,学佛心包太虚的心量。学佛法解决自欺欺人,解决在妄想里自己玩自己,解决这个困兽似的攀缘心,灭痛苦,并灭众生之痛苦,了生死,并了众生之生死。说的就是自己体悟,观察出来的呀,并不是文字推出来的
答:只有断了妄想,才能回头看到,以前在妄想里自己玩儿自己。这不是自己的体悟。这是别人的口水。您现在不该有断了妄想才该有的知见啊……还有您说的困兽似的攀缘心。不断了攀缘心怎么知道啥是攀缘心呢。这都不是学道人的知见,应该是成道人的智慧啊!


问:这的确都是前贤们证得后说的名相啊,我也不想随着这个转啊转,所以听从您的指点暂时放下这些经论。我面临的问题不是动力和目标方面,是不知道怎么去用功夫,身体不好,打坐静下来的时候感觉脊柱扭曲的厉害,不知道怎么解决不敢坐了,好想求一位明眼师父
答:您的动力和目标不咋滴啊。有朝一日,您会因为学佛目标不明确而所有的功课和成绩都瞬间坍塌的。不信可以走着瞧……

答:各位的答案我都看了。不一一回复了。学佛,就是学佛陀老人家怎么想,怎么做。对不对???当年他放着王子不做,老婆不要,跑到雪山里修行,为啥???从这里下手啊……因地不真,不是说我的问题超纲了要修行有成才能说自己实证的真话,而是现在说了半天都不是自己的。这叫自欺。也叫迷信。自己真实的体悟,感受,六根门头这点儿境界,打个像模像样的妄想,来点儿不蒙人的贪嗔痴。悬赏依旧有效,谁不骗自己了,我就以后也不骗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