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皈依和寺廟皈依有何不同?
2/11/2018
皈依

一個自己發心、四皈依的人,與在寺廟註冊皈依的人,功德與利益是否相同?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佛法的修行,是修心行。
心念,行持。
很多人會問,以佛法的知見,什麼什麼情況下怎麼做才對。
説真的,沒有標準統一答案。
如果有了客觀的標準和正確答案,那就是有為法,是人法,不是佛法。
所以,佛法要修的,要做的,是訓練和校正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行持。
説更通俗點兒,就是遇到這件事兒,你會怎麼想。你會怎麼做。
皈依,皈依三寶。以佛法僧為皈依處,為依止。
那麼,從心行來説,所謂的功德利益,就是皈依的力量有多大,以三寶為依止的決心有多大,行動力有多大。
學校都有開學典禮,
有人覺得新學期開始,要有一個新面貌,藉助這個典禮,重新振作。有個新狀態。
有人覺得勞民傷財,費時費力,早點兒完事兒我還要去拉屎。
所以,不能單研究一個儀式,或者在哪兒舉行的儀式有什麼功德和利益,
而是藉助這個儀式,自己能增長多少。這才是功德利益。
學佛就像打籃球。打籃球的人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打壞一個籃球而去打球。
學佛也一樣,不是為了完成個儀式,對佛菩薩做什麼而修行。
打籃球通過這種形式,獲得運動的利益,
修行的人通過儀式和功課,獲得修行的功德。
自皈依和寺廟皈依有何不同?
一個人在露天球場和籃球館打球遇到弄效果有何差異?
這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説因人而異。
明白為什麼要皈依,皈依到底該皈依什麼,皈依了之後該如何做。
在哪兒皈依都一樣。
不明白這些,就是佛親自給做皈依,又能咋樣?!
佛法用盡一切辦法,促使藥效最大,
而真正藥效的來源不在藥片兒本身,而在患者內心……
明白病在哪兒了,這藥就差不多該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