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境轉則不自在,心能轉境則無處不自在什麼意思?

7/19/2018
心能转境
...
網友提問:心隨境轉則不自在,心能轉境則無處不自在什麼意思?

法嘉宗智 回答

講一個故事……


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莊子·山木》


譯文(我寫的,才疏學淺,湊合看):

你在河中駕駛着一條小船,前方來了一條無人的空船,那船撞到了你,雖然心情不好,但不會生氣。但是如果那條穿上有一個人,你就會大聲地呵斥他;叫喊了一次對方沒聽到,你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呵斥吼叫,進而必然會口出惡言聲聲謾罵。之前那種情況是不生氣的可是現在卻生氣了,完全是因為之前船上沒有人而現在有人而已。如果人人都能不以自我為中心以遊戲的心態行走世間,又有誰能加害於你呢?



船上沒有人——你不會跟一條隨波逐流的空船生氣,這是心隨境轉,隨了一條空船的境界而轉,船上沒人嘛。

船上有人——你吼叫,咆哮,發飆,生氣,這也是心隨境轉,隨了一條有人的船的境界而轉,你覺得船上有人就該為此負責,為此有個説法……

——這都是心隨境轉。因為遍計所執,自己的想法和念頭不受自己控制,一定是馳求外緣和外境的。自己的任何一個念頭都不是經過自己允許而生起的,都是一切切對於外境和外緣的分別、妄想執着。這是不自在的,這是苦的——因為自己不能做主。


如果船上有人,你能像船上沒人一樣來對待,不生氣,撞到了就錯開,繼續各行各路,甚至打個招呼問個好,保不齊交個朋友今後多條路,用寬容和慈悲的心去對待別人,那麼收到的也一定是福德和智慧。

——這就是心能轉境,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心念,控制自己的行持。可以做主遇到一件事兒該怎麼想,以及該怎麼做……這就是真自在和真解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十一個字兒倆嘴唇一碰説出來容易,真做到,難!




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隨境轉即是凡夫。

佛魔一念間喔……



附送一個小故事, @法淨 特別喜歡這個故事……


有一個王國的大臣,遇到什麼情況,都會説,挺好!挺好!

國王有一把非常鋒利的至愛佩劍,有一天國王在擦拭他的寶劍,突然沒留意,把一個手指頭切下來了。

大臣説,挺好!挺好!

國王大怒,我手指頭切了你居然説挺好,來人啊!把他給我關到大牢裏!

大臣還在説,挺好!挺好!

不日,國王帶着幾個隨從去打獵,讓野人抓住了,野人要把他們殺了獻給神明。

野人發現國王缺了一個手指頭,這是不能獻祭的,所以把國王放走了,餘下所有人都死了。

國王倉皇逃回宮中,驚魂未定,想起大臣所説,挺好。確實切掉手指挺好,否則就死了……

於是國王把大臣從大牢裏放出來,和他説,那次你説的對,確實挺好,否則今天要遇難了。

國王又説,不過,為什麼把你關在牢房裏的時候,你也説挺好呢?

大臣説,陛下啊!當然好啊!否則我一定陪您出宮打獵,必定就和他們一起死了!



網友上傳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