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學角度如何看有的人有本事成為富人並走向成功人生,而有的人卻怎麼努力都窮苦一生,貧窮而走向落魄。?

10/22/2017
业报差别经
...
網友提問:從佛學角度如何看有的人有本事成為富人並走向成功人生,而有的人卻怎麼努力都窮苦一生,貧窮而走向落魄。?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一者,自行偷盜;二者,勸他偷盜;三者,讚歎偷盜;四者,見盜歡喜;五者,於父母所減撤生業;六者,於賢聖所侵奪資財;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八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九者,見他行施,無隨喜心;十者,見世饑饉,心不憐愍而生歡喜。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一者,自離偷盜;二者,勸他不盜;三者,讚歎不盜;四者,見他不盜,心生歡喜;五者,於父母所供奉生業;六者,於諸賢聖給施所須;七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八者,見求利者,方便佐助;九者,見樂施者,心生忻悦;十者,見世饑饉,心生憐愍。以是十業得多資生報。


……



  “復有業初樂後苦:若有眾生為人所勸,歡喜行施,施心不堅,後還追悔。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先雖富樂,後還貧苦。是名先樂後苦。

  “復有業初苦後樂:若有眾生為人勸導,俯仰少施,施已歡喜,心無吝悔。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初時貧苦,後還富樂。是名初苦後樂。

  “復有業初苦後苦:若有眾生離善知識,無人勸導,乃至不能少行惠施。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初時貧苦,後還貧苦,是名初苦後苦。

  “復有業初樂後樂:若有眾生近善知識,勸令行施,便生歡喜,堅修施業。以是因緣生在人間,初時富樂,後亦富樂。

  “復有業貧而樂施:若有眾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轉生死,在於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報微劣,隨得隨盡;以習施故,雖處貧窮,而能行施。

  “復有業富而慳貪:若有眾生未曾佈施,遇善知識,暫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勝故,資生具足,先不習故,雖富而慳。

  “復有業富而能施:若有眾生值善知識,多修施業,遇良福田。以是因緣,巨富饒財,而能行施。

  “復有業貧而慳貪:若有眾生離善知識,無人勸導,不能行施。以是因緣,生在貧窮,而復慳貪。

大正藏第 01 冊 No. 0080 佛為首迦長者説業報差別經



當初這部經我要求他們背下來,偏不聽,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