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功夫的修行人還會做夢嗎?能控制夢境是不是有把握了生死了?

8/23/2016
...
網友提問:佛教有功夫的修行人還會做夢嗎?能控制夢境是不是有把握了生死了?
佛教唯識學認為,夢中意識屬於獨頭意識的一種。
我和我認識的人有這樣一種經歷,身體得病,極其虛弱的情況下,夢境非常多,散亂,偶爾會經歷清醒夢(從來沒有過的清醒體驗,與現實無異),而且醒來能夠清楚的複述夢的內容,這種體驗幾十年從未有過;但是身體強壯的人,卻説晚上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感覺到)做夢。
由此引出了幾個有意思的問題,希望能得到解答:
1.綜合考慮,無夢是好事,還是有夢是好事?
2.修行有成就的人,睡眠時還會產生夢境嗎?
3.倘若有夢境,但是全程能做到清醒意識夢,能控夢,變夢,這樣的人對了生死是不是有把握了?
4.我僅有的一次經歷:夢將醒的時候,眼前突然能看到十幾個“唐卡”這樣的佛菩薩的形象,而且明亮如白晝一樣,細節紋理很清楚,然後又看到一大段文字,也看得很清楚,只可惜過幾分鐘又忘記內容了,這種經歷在我的生命中只出現一回,很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體驗呢?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1.綜合考慮,無夢是好事,還是有夢是好事?
周圍很喧鬧,這是聲音的動相;
周圍很安靜,什麼聲音都沒有,其實這是聲音的靜相。而不是沒有聲音。
夢境是獨影境,
有夢是意識境界的動相,無夢是靜相。
所以兩者其實不對立。
如同您問一張紙是正面好還是背面好。
其實怎麼答都對,同時,怎麼答也都不對。

佛法是要斷除對於見聞覺知的執着和攀緣,而不是要斷除見聞覺知。
做個夢,犯個饞,身上癢了撓撓,餓了肚子叫……
這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是要斷這些反應,
而是要斷除不攀附這些外境和外緣。

孩子髒了要洗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弄死。

2.修行有成就的人,睡眠時還會產生夢境嗎?
有一句話説,聖人無夢。
其實如果單單落在這四個字上,依然是落在一邊
作為聖人,比較靠譜也很囉嗦的説法應該大抵——
想有就有,想沒有就沒有,想有啥就有啥。

好比一個人可以連續一個月不吃飯,
還有一個人可以一個月每天吃二十斤飯,
顯然他倆都是高手。
但是如果一個人,既可以一個月不吃,又可以天天吃二十斤。
依我看,這比那兩位還高手。

成就,一定不是沒有什麼,而是想啥有啥。

3.倘若有夢境,但是全程能做到清醒意識夢,能控夢,變夢,這樣的人對了生死是不是有把握了?
很多時候我們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然後似乎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境
這和睡眠深度有關。也和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有關。
能做到這個是否對了生死有把握,只能説——沒戲。

如果可以每天晚上臨睡前知道明天睜眼後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這個情況大概才有了一點點了生死的影子……

以前南公講法説,醒着的功夫,到夢裏剩下十分之一;
夢裏的功夫,到中陰身剩下十分之一(亦或百分之一,我沒記清);
樂觀來看,夢裏十成把握的事兒,中陰身剩下一成。

所以,了生脱死,還得加油努力啊……

4.我僅有的一次經歷:夢將醒的時候,眼前突然能看到十幾個“唐卡”這樣的佛菩薩的形象,而且明亮如白晝一樣,細節紋理很清楚,然後又看到一大段文字,也看得很清楚,只可惜過幾分鐘又忘記內容了,這種經歷在我的生命中只出現一回,很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體驗呢?

所謂女人的直覺,還有潛意識,其實都是已經儲存在大腦裏但是未經特別註明或者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信息,
這些信息在夢境裏,或者在生活裏一定會有各種反應和體現。
覺得某人很眼熟,或者某人很討厭,
其實都是以前接觸過一個相近的人。

有過一個實驗,給幼兒園的小朋友看Tom & Jerry。
在其中插入千分之三秒的一張一個人虐狗的圖片,
按照展現速度,孩子是無法看清這張圖片的,但是這張圖片都看到了,
然後畫面裏出現的虐狗的人和另一個人陪孩子玩,
虐狗的人顯然不被孩子喜歡。

就是這個道理,信息已經進來,但是自己沒意識到。
或者説這是一個沒有成為記憶的信息。
這些信息或多或少都成為了我們的第六感,夢境,或者直覺……

答的很散,也很不專業,
但是希望可以幫到您。
南無阿彌陀佛!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所以平时很多我们所谓的爱恨其实都是偏见,或者是一种大脑的malfunction,而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认识回归真实,是这样吗?
答:如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