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慈悲心,如何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呢?
10/16/2015
慈悲心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佛説的慈悲心,有兩種。
一種是出於眾生本欲的,世間的;
一種是出於菩薩智慧的,出世間的。
世間的慈悲心,不用勞煩佛陀老爺子,
孔老夫子早就説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曾子也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或者上帝説,愛人如己。像愛自己一樣。愛每個人。我們不妨認為,這就是慈悲。
出世間的慈悲,離不開智慧。
脱離了智慧而談論慈悲就是基於貪嗔痴的一廂情願。
菩薩説,貧賤起道心。那現在有一個人來求一筆錢,菩薩給不給?
如果給了,讓他整日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而忘乎所以,那菩薩會斷然拒絕;
如果沒給,會讓他貧賤起道心,看到世間苦而精進修行,那菩薩一定會如是作。
這也就是常講的菩薩慈悲——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幫他掙錢,幫他當天人,讓他吃喝不愁,放逸安樂。這是救度眾生麼?只是讓他更苦。
至於慈悲心的修法,
世間慈悲心,比如換位思考,比如與人方便,比如樂善好施,比如寬容大度。
出世間的慈悲心,深諳眾生苦,世間苦,我苦,眾生和我一樣苦。他們的煩惱,我也會有;我的煩惱他們也都會遇到。我和眾生是一體的。我要解脱,我要幫眾生解脱,我們一起解脱。
一種是出於眾生本欲的,世間的;
一種是出於菩薩智慧的,出世間的。
世間的慈悲心,不用勞煩佛陀老爺子,
孔老夫子早就説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曾子也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或者上帝説,愛人如己。像愛自己一樣。愛每個人。我們不妨認為,這就是慈悲。
出世間的慈悲,離不開智慧。
脱離了智慧而談論慈悲就是基於貪嗔痴的一廂情願。
菩薩説,貧賤起道心。那現在有一個人來求一筆錢,菩薩給不給?
如果給了,讓他整日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而忘乎所以,那菩薩會斷然拒絕;
如果沒給,會讓他貧賤起道心,看到世間苦而精進修行,那菩薩一定會如是作。
這也就是常講的菩薩慈悲——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幫他掙錢,幫他當天人,讓他吃喝不愁,放逸安樂。這是救度眾生麼?只是讓他更苦。
至於慈悲心的修法,
世間慈悲心,比如換位思考,比如與人方便,比如樂善好施,比如寬容大度。
出世間的慈悲心,深諳眾生苦,世間苦,我苦,眾生和我一樣苦。他們的煩惱,我也會有;我的煩惱他們也都會遇到。我和眾生是一體的。我要解脱,我要幫眾生解脱,我們一起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