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佛自己都無欲無求 怎麼會成全世人所求?那不是與自己相悖麼?
1/4/2018
随缘
求佛

法嘉宗智 回答
説佛無欲無求,這是誤讀。
佛也吃飯,也端着盆子去乞食,也睡覺,也洗腳丫子。
看你怎麼定義欲求。如果幹點兒啥都算,那這就是欲求。
佛不呼吸也得死,那呼吸就是他的欲求。
佛所講的,不是無欲求,而是不執着於欲求。
我需要吃飯,但是沒的吃。那禪定功夫到了,我就可以不吃。
我需要睡,但是不給睡。那我就不睡。
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無論什麼境況,不煩惱,不落入貪嗔痴。
在此基礎之上,佛只做一件事兒——隨緣。
你想修行,來找佛詢問,怎麼修啊?這就是緣。
佛隨順這個善緣,給你講法。
你想修行,來找佛詢問,怎麼修,告訴我,我好去跟別人顯擺。這依然是緣。
佛不隨順這個惡緣,就不給你講。
隨緣——就是隨順善緣,引導眾生離迷向覺;遮止惡緣,不令眾生沉溺苦海。
所以,佛要成就世人的,是讓每個人都能面對一個個修行的機會,告訴眾生該怎麼修,以及讓眾生有修行的條件。
求佛,你求到佛的心坎兒裏,祂不會不成就你。
但是你把祂當哆啦a夢使喚,祂也絕對不搭理你……
你求,是你的事兒;
有緣沒緣求到,是緣的事兒;
隨緣,是佛的事兒。
裏裏外外,這是三件事兒……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诚心正意诚心正意
答: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问:世法尚需如此,求出世法更需诚恳,修道,真非大丈夫不能也。您说的为什么学佛,学佛学什么两条,太重要了太重要了
答:今天一个师兄还跟我说。这两句话叨叨一辈子都不嫌多。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啊……


问:要把《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再慢慢看一遍!
答:好。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