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正念?對於不希望我理他,不需要我幫助,老有還債欠債思想的人如何結緣而不叫攀緣?
5/13/2016
随缘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1、老百姓平時嘴裏總説,“隨緣吧,隨緣吧。” 其實比較精確的表達大概應該是:“已經盡力了,愛咋咋地吧,我已經沒辦法了,隨便吧。”——往往世人口中的隨緣,多是一種無奈、沒轍、沒辦法。而不是去隨順。
2、佛教的隨緣,是不離因果知見和輪迴知見的。佛教的一切理論和見地,都是基於因果和輪迴的。離開了因果、輪迴而談佛教,就像離開26個英文字母而講英語一樣。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一切境界、事物、人,都是往昔因為我們自己的所做的因緣感召的果報。無緣的事情不會發生,無緣的人不會相見。
所謂神通不能轉定業,就是因緣所決定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柯南説真相只有一個,過去發生的真相只有一個,而未來將要發生的也只有一個,那也是真相。不因為我們不知道而會改變。看似是我們的選擇的決定,其實只是我們本在因緣中,而把結局推向了果報……
3、那麼隨緣,就是在面對任何境遇和事物的時候,知道這是往昔自己所做的善業或者惡業在今天所變成的果報。自然可以坦然地隨順這個因緣果報,好事兒知道必然有好因,壞事知道必然有壞因。然後自己的情緒不再隨着外境而變化,這就斷除了攀緣心,也就是隨緣。換言之,隨緣就是心念不跟着外境的變化而變化,事情來的時候我們用因緣的知見來轉化掉原先的喜怒哀樂。這就是佛經裏説的“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隨境轉,即是凡夫。”
4、足見,隨緣的標準並不是客觀的,並不是外在有一個標準,這麼做叫隨緣那麼做不叫。而是不管什麼行為,只要心念不生起貪嗔痴,那就是得解脱,得自在。佛在內而不在外,隨緣也在內而不在外。
回到問題本身,
由此看到,不管別人希望我們怎麼做,需要我們怎麼做,或者我們有什麼樣的思想,只要按照自己的智慧力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去做,然後情緒不隨着外境的變化而變化,就是隨緣。
2、佛教的隨緣,是不離因果知見和輪迴知見的。佛教的一切理論和見地,都是基於因果和輪迴的。離開了因果、輪迴而談佛教,就像離開26個英文字母而講英語一樣。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一切境界、事物、人,都是往昔因為我們自己的所做的因緣感召的果報。無緣的事情不會發生,無緣的人不會相見。
所謂神通不能轉定業,就是因緣所決定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柯南説真相只有一個,過去發生的真相只有一個,而未來將要發生的也只有一個,那也是真相。不因為我們不知道而會改變。看似是我們的選擇的決定,其實只是我們本在因緣中,而把結局推向了果報……
3、那麼隨緣,就是在面對任何境遇和事物的時候,知道這是往昔自己所做的善業或者惡業在今天所變成的果報。自然可以坦然地隨順這個因緣果報,好事兒知道必然有好因,壞事知道必然有壞因。然後自己的情緒不再隨着外境而變化,這就斷除了攀緣心,也就是隨緣。換言之,隨緣就是心念不跟着外境的變化而變化,事情來的時候我們用因緣的知見來轉化掉原先的喜怒哀樂。這就是佛經裏説的“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隨境轉,即是凡夫。”
4、足見,隨緣的標準並不是客觀的,並不是外在有一個標準,這麼做叫隨緣那麼做不叫。而是不管什麼行為,只要心念不生起貪嗔痴,那就是得解脱,得自在。佛在內而不在外,隨緣也在內而不在外。
回到問題本身,
由此看到,不管別人希望我們怎麼做,需要我們怎麼做,或者我們有什麼樣的思想,只要按照自己的智慧力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去做,然後情緒不隨着外境的變化而變化,就是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