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關於供養佛的迷惑?
2/12/2016
供养

“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華鬘、瓔珞、幡蓋、妓樂而為供養,以五色繒彩而裹袠之,灑掃淨處,置高座上。”
這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中的一段佛經,這卷經中有很多類似的供養佛的描述,題主學佛不久,很不理解,為什麼學佛要做那些很形式主義的事?修行不是應該注重智慧的增長,身體力行的實踐嗎?還是做這些事和得到福報有什麼複雜的因果關係?
法嘉宗智 回答
您所理解的供養。那不叫供養。
您所理解的供養,大抵兩層含義——不求回報地我給你點兒啥;我給你點兒啥你也給我點兒啥。
這叫供養麼?!這叫不計損失的賠本清倉和利益最大化的買賣關係。
不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
別拿着自己的妄心去琢磨藥師經裏的東西了。藥師經的精髓不在這裏。
重頭來吧!
您所理解的供養,大抵兩層含義——不求回報地我給你點兒啥;我給你點兒啥你也給我點兒啥。
這叫供養麼?!這叫不計損失的賠本清倉和利益最大化的買賣關係。
不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
別拿着自己的妄心去琢磨藥師經裏的東西了。藥師經的精髓不在這裏。
重頭來吧!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可以说未开悟之前所有供养大多数都是不计损失的赔本清仓吧?真实的供养没法落在文字相上吧?
答:更多的还是在做买卖,用钱买福德,买私心,买心理平衡,买满足,买踏实,买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