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參5學習報告

11/16/2019
观音烧施法
...
網友提問:小參5學習報告
南無阿彌陀佛。
師父吉祥,師兄們吉祥,
下面是我在這次小參中學到的幾點,請多指教。

1、心間用力。
可以把觀想境界排演好之後,再從心間(膻中)像投影儀一樣放出去。
心間遇到發堵的情況正常。

2、福德資糧。
在起心動念和行持中落實,五戒十善和業報差別經。

3、報父母恩與孝順
自己修出來並幫助父母及眾生父母修出來是修行人的孝。

4、器官捐獻。
作為行者最重要的是趕緊修出來而不是佈施身命,
行者不做菩薩的事。

5、往生助念。
獲益與否看自己功夫。
加持——加被,受持。
陽光普照喻,光身子——放下自己受益多。
下雨容器比喻——自己福慧資糧大才能多接法雨。

6、敬畏修行。
由把修行當做最重要的事兒開始,敬畏三寶,敬畏上師,敬畏眾生,
而不是把師父奉若神明不敢接近。
二祖等老祖能做出砍胳膊這種付出,是因為人家的出離心,把修行看的最重。
不要本末倒置
顧是惜非與念重他人也在此——根本還是在心行,把修行看的重要,自然就做到。

7、潘家園。
先做好事情,錢自然會來,一味盯着事兒辦成之後的事兒,或者辦事時的成本問題,
反而不容易受益,該花的一分不少花。
護手霜——由智慧不同,帶來眼界不同而帶來收益。

8、觀苦。
由智慧提升,帶來的視角、品味提升,才能觀到,這是因。

9、燒施法。
最重要的是自身轉成觀自在,
“放下自己,帶入好觀音菩薩的角色”。
放下自己的妄想,拿起自己能想到的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去盡力禮敬、供養、饒益,
那麼某些具體的觀想內容細節,隨緣方便些,不用糾結。

10、淨土與往生。
先往生後死,不是死後再往生。
九品往生和隨業受報內涵一樣。
先有了不退菩薩的手藝,才能“往生成就”,到哪緣到的都是極樂。
無論是死亡時的四大分散或者器官捐獻都不會影響到。
禪定智慧過不了死這一關,那麼緣不到極樂。
不是死了之後有人接走。
對這一段法——先往生後死,不是死後再往生有點沒明白。

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沒有偏差,請不吝指正。

妙吉祥是深,遍吉祥是廣。
至心十念,至心是和真心相應的心。

法嘉宗智 回答

內容上沒啥問題,
方向上別搞成佛學積累,就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