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佛教是怎麼看待受恩和感恩的?
6/27/2016
因缘

你收到了別人的恩惠你應該怎麼做?你給予了別人恩惠,可是別人接受後卻不知感恩,不尊重重視你,你還要繼續給予他幫助嗎?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人和人的關係就兩種,報恩和受報的,討債和還債的。
一切都由往昔的因緣和業力而來:
你對某人好,你就有恩,他就會對你好;
你對他不好,你就有債,他就會來討債。
學生問孔子,以德報怨好不好啊?
孔子説,你用德來報怨,那你用什麼來報答德呢?以直報怨,就好。
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這就是品德,這就是君子,這就是智者。
佛教從來沒有脱離於因果之外的知見,
他對你怎麼樣,都是你們的因緣,
你願意怎麼對他,也是你們的因緣。
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按照你覺得最自在的方式去做,做完了別糾結別懊悔別擰巴。
這就是隨緣,也就是自在……
一切都由往昔的因緣和業力而來:
你對某人好,你就有恩,他就會對你好;
你對他不好,你就有債,他就會來討債。
學生問孔子,以德報怨好不好啊?
孔子説,你用德來報怨,那你用什麼來報答德呢?以直報怨,就好。
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這就是品德,這就是君子,這就是智者。
佛教從來沒有脱離於因果之外的知見,
他對你怎麼樣,都是你們的因緣,
你願意怎麼對他,也是你們的因緣。
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按照你覺得最自在的方式去做,做完了別糾結別懊悔別擰巴。
這就是隨緣,也就是自在……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你对他好,你就有恩,可是他认为这恩是理所当然的,以后还要对他好吗?如果是我,我应该不会去对他好了,佛教的教理之一是众善奉行,如果我不帮助他,我会得到不好的业障吗?
答: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