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西方人對性的態度?
6/20/2016
手淫

普遍的西方人、歐美人,對性的態度相對儒家文化圈來説比較「隨意」,約炮、date發生性行為太正常不過了。在有性慾卻沒有合適性伴侶的時候,男女都普遍會自慰,乃至用一些工具自慰。西方人、歐美人的雜誌,也是經常出現裸露的、性感的圖片。
按照佛教來説,這些是不是都算是邪淫?如果按照更嚴格的邪淫標準,就算是男女朋友也不該有性行為,除非結婚後。但是我覺得西方人也因為他們性慾能夠有較好的途徑發泄,所以人格更加健全一些,不像中國人普遍比較壓抑自己的個性、思想和活力。心理學上也是認為壓抑性慾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我一直覺得佛教重點是修心,因此成為一個心理健全、人格良好的人也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目標之一吧。
所以我現在產生了價值觀的糾結。
我知道輪迴是存在的,因為我之前知道自己的前世。但是我有時候覺得佛教戒律裏面對「邪淫」的要求感覺有點不符合人性。我個人覺得要求很多二三十歲正值性慾最旺盛卻還沒有結婚或者沒有伴侶的普通人做到「不邪淫」,根本是非常不現實的。如果真做到了,估計憋得人也得變態了,畢竟我就是個普通人,感覺自己也不是有什麼大慧根的人,到了剩餘年紀荷爾蒙產生就會有性慾這無法改變,除非把我閹割掉吧。
總結來説,我出於因為學了一些心理學的知識,覺得自慰、婚前性行為什麼的都應該是可以被社會接受、有利於人身心健康的事情。
但是又時常聽説邪淫有很不好的果報,什麼下地獄受懲罰、以後長得醜之類。所以我實在很矛盾,很困惑。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我都能比較夠理解原因,因為這些行為幾乎一定會對其他人有害,自己做了也會良心不安。唯有這個不邪淫我總是困惑,自慰害到誰了嗎?男女你情我願,為什麼就是邪淫了?
法嘉宗智 回答
一,在古文中,關於手淫的表達。
1、“自慰”來代表手淫,是當代才有的事情。“自慰”來自於日語,後來傳到台灣,再傳入大陸。用“自慰”來指代手淫,一來是個新詞匯,二來是個外來詞。
2、也就是説,佛經裏帶有“自”的關於淫行的詞語,和“手淫”,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3、在佛典中,指代手淫的,有專門的詞彙,叫做【故出精戒或者故失精戒】,是《四分律》僧殘罪的第一條。
![]()
![]()
二,經常會被當做手淫解讀的部分經典
1、優婆塞戒經
【若屬自身】——《優婆塞戒經》
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是總説。其下的經文是具體解釋。
【若屬自身】與【屬他之人】相對應,【他婦】相對應。自身也不是自己身體的意思。而是自己的意思。
![]()
很明顯,若屬自身不是指的自慰(古代沒有用自慰指代手淫的),而是指的屬於自己的人。【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女人想象成別人的女人,把別人的女人想象成自己的女人。如,把自己老婆想象成某個電影明星。把某個電影明星想象成是自己的老婆。
全文的意思大概如下:
接下來是具體解釋:
2、大乘造像功德經
【即於自己而行欲事】應該指的是自己和自己發生性關系,男人麼,腰部夠軟彎得下來的,那啥夠長掰得過去的。有這種業因,才會導致二身形的果報。畫面太美。就不配圖了。見諒!
二形身大概分兩種,一種先天的就是所謂的陰陽人,這是前世的業因果報在今世現前;一種是人妖,這是一種性別認知的障礙可以理解為果報今世現前,不等下輩子受報,這輩子就現形了。所以二形身就是在一個身體裏同時具有兩套第一性徵或者第二性徵。即於自己而行欲事,這在常人是非常難以理解的。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慾望,自己照着鏡子對自己的身體有性慾,其次他可以做出來,從心理到生理上都需要滿足條件。我們會覺得實在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像我們同樣覺得陰陽人和人妖也很不可思議一樣。因為能夠做到這樣事情的人少,所以這兩種二形身在我們的身邊並不多見。但是如果把即於自己而行欲事解讀為手淫的話,那麼哪個男人不手淫?佛陀説法幾年前過去了到現在地球上幾十億的男人又從哪兒來的?否則我們身邊都應該是二形身了不是麼?!
3、十不善業道經
【 童男處女自執持等】的意思和自慰沒有任何關係,它的意思是自己擁有控制的童男、未婚女等人。
三、總結
總之,佛經中的手淫是用【故出精】等詞表示的。並不是用近代外來詞彙,自慰表示的。古人也不認為自慰和手淫有什麼關係,比如聊以自慰。
把經文中包含自字的詞彙,想當然的和自慰聯繫在一起,進而和手淫聯繫在一起根本是錯誤的。
修行固然要斷淫心,但是對手淫的行為生起大困擾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也只是徒增煩惱。願所有眾生早日得解脱!
1、今天我們討論的是手淫不是邪淫,而不是來論證手淫是不是淫。手淫必然是淫。但是不邪。
2、肆意把手淫解讀成邪淫其實後患無窮。如果一個“憋不住”的小夥子,你告訴他手淫不犯邪淫,可能他自己就處理好了;但是如果你跟他説手淫是邪淫,那麼他會想,手淫和約炮既然都是邪淫,那麼我何苦不爽個痛快呢?還是約炮吧。你看,把手淫解讀成邪淫,明顯把一羣淫而不邪的人推向了邪淫。這個果報誰承擔?
3、不犯邪淫是五戒中的一條,五戒的受眾多為廣大在家居士。持五戒的果報是得人身,持十善業的果報是得天人。換言之,不犯邪淫僅僅是在五分之一的層面上保證下輩子得個人身。不犯邪淫的作用僅僅於此。持五戒是不可能解脱輪迴契入涅盤的。不要肆意放大五戒的作用。五戒其實並沒有所想的那麼高級。
4、隨着次第的深入,戒律也有不同的要求。更高級的戒律當然對於淫行的約束和要求自然更高。比如比丘戒,手淫是犯戒的。但是手淫不犯五戒。
5、淫行、淫慾、淫心、淫根是事件事兒,不要不分青紅皂白,混淆視聽。
6、其實説一個客觀,大家都可以想想,按照佛説造像功德經裏講,如果把“即於自己而行欲事”解讀為手淫,那麼敢問哪個男人一輩子沒有手淫過?那麼下輩子都要得“二形身”那這地球上的三十億男人又是從哪兒來的?!如果這輩子手淫過下輩子就要做陰陽人,那這地球上該有多少陰陽人?!顯然客觀已經告訴我們了,手淫不會導致得二形身。不是麼?
7、具體斷除淫心拔除淫根的方法,以後機緣到了再講。在此不贅述。你願意戒色,願意戒手淫,你就説你和自己下半身過不去就行了,別説是為了學佛,為了持五戒。縱使就是一輩子不手淫,也不代表斷了淫心,更不代表拔除淫根,因為壓根就是兩碼事。五戒裏沒手淫什麼事兒,學佛是發自內心而不是發自內褲,修行是修內心而不是修內臟和內分泌。
1、“自慰”來代表手淫,是當代才有的事情。“自慰”來自於日語,後來傳到台灣,再傳入大陸。用“自慰”來指代手淫,一來是個新詞匯,二來是個外來詞。
2、也就是説,佛經裏帶有“自”的關於淫行的詞語,和“手淫”,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3、在佛典中,指代手淫的,有專門的詞彙,叫做【故出精戒或者故失精戒】,是《四分律》僧殘罪的第一條。
二,經常會被當做手淫解讀的部分經典
1、優婆塞戒經
【若屬自身】——《優婆塞戒經》
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鬱單曰無。若畜生,若破壞,若屬僧,若系獄,若亡逃,若師婦,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為邪淫。出家之人,無所系屬,從誰得罪?從其親屬、王所、得罪。惡時亂時虐王出時,怖畏之時,若令婦妾出家剃髮,還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於道邊、塔邊、祠邊、大會之處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為父母、兄弟、國王之所守護,或先與他期,或先許他,或先受財,或先受請,木泥、畫像及以死屍,如是人邊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是總説。其下的經文是具體解釋。
【若屬自身】與【屬他之人】相對應,【他婦】相對應。自身也不是自己身體的意思。而是自己的意思。
很明顯,若屬自身不是指的自慰(古代沒有用自慰指代手淫的),而是指的屬於自己的人。【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女人想象成別人的女人,把別人的女人想象成自己的女人。如,把自己老婆想象成某個電影明星。把某個電影明星想象成是自己的老婆。
全文的意思大概如下:
經文:【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鬱單曰無。】如果,在錯誤的時間、部位(口道、尿道、糞道)和不是女人(比如男人、陰陽人、畜生)、未婚女、別人的女人、乃至屬於自己的女人性行為,也是邪淫。只有東、西、南四天下有
接下來是具體解釋:
【若畜生,若破壞,若屬僧,若系獄,若亡逃,若師婦,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為邪淫。】如果是畜生、腐爛敗壞的屍體、屬於僧人、囚犯、逃亡人、師母、出家人,和這些人性行為是邪淫。
【出家之人,無所系屬,從誰得罪?從其親屬、王所、得罪。惡時亂時虐王出時,怖畏之時,若令婦妾出家剃髮,還近之者,是得淫罪。】已經出家的人,不屬於誰了。從誰那裏得罪呢?從他的親屬、國王那裏得罪。亂世惡王暴君,恐怖惡世,如果命令妻子小妾出家,再和之性行為,也是邪淫罪。
【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於道邊、塔邊、祠邊、大會之處作非梵行,得邪淫罪】。如果,到三道即尿道、口道、糞道性行為。或者是自己的人,或者是別人的人,在道路邊、佛塔邊、寺廟祠堂邊、眾人聚會的地方等等公共場所性行為也是邪淫。
【若為父母、兄弟、國王之所守護,或先與他期,或先許他,或先受財,或先受請,木泥、畫像及以死屍,如是人邊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在父母,兄弟,國王死亡後守護(守靈)期內,或先與他人約會,或先應允他人,或先接受財禮,或先接受邀請(其目的是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若在木像、泥像、畫像(一解指聖賢像;二解死亡的親屬、王者像)、死屍等邊,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如果,將自己的女人想象成別人的。把別人的女人想象成自己的。也是邪淫。這些邪淫罪,也有輕重。煩惱重就得重罪,煩惱輕就得輕罪。
2、大乘造像功德經
彌勒。有四種業。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切人中最為其下。何等為四。一者於尊敬所而有烝穢。二者於男子身非處染着。三者即於自己而行欲事。四者詃賣女色而與他人。若有眾生曾行此事。深自咎責悔先所犯。起淨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此身。————《大乘造像功德經》【即於自己而行欲事】注意‘於’,“即”是如果。意思是如果對自己性行為。這也並不是指的自慰。因為,自慰時心裏的性對象並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正常人根本不會對自己感性趣。自慰也不可能和【於男子身非處染着(和男人在【口、肛處性行為】)】相提並論。
【即於自己而行欲事】應該指的是自己和自己發生性關系,男人麼,腰部夠軟彎得下來的,那啥夠長掰得過去的。有這種業因,才會導致二身形的果報。畫面太美。就不配圖了。見諒!
二形身大概分兩種,一種先天的就是所謂的陰陽人,這是前世的業因果報在今世現前;一種是人妖,這是一種性別認知的障礙可以理解為果報今世現前,不等下輩子受報,這輩子就現形了。所以二形身就是在一個身體裏同時具有兩套第一性徵或者第二性徵。即於自己而行欲事,這在常人是非常難以理解的。首先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慾望,自己照着鏡子對自己的身體有性慾,其次他可以做出來,從心理到生理上都需要滿足條件。我們會覺得實在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像我們同樣覺得陰陽人和人妖也很不可思議一樣。因為能夠做到這樣事情的人少,所以這兩種二形身在我們的身邊並不多見。但是如果把即於自己而行欲事解讀為手淫的話,那麼哪個男人不手淫?佛陀説法幾年前過去了到現在地球上幾十億的男人又從哪兒來的?否則我們身邊都應該是二形身了不是麼?!
3、十不善業道經
云何欲邪行。於此罪中而有四類。非處非時非分非往。非處者。謂於諸佛菩薩經像和尚闍梨父母所止。或相鄰近。皆所不應。非時者。謂於晝日或偶月事懷妊新產。彼不樂欲及病惱等。或受淨住八關齋戒。皆非其宜。非分者。謂於面門及以非道。【童男處女自執持等】。俱不應作。非往者。謂於他妻及比丘尼親族異趣及炫賣等。設自境界作非梵行。所不應理。如上當知。————《十不善業道經》【 童男處女自執持等】中的【自執持等】,自執持也不是指的自己的身體。因為,【執持】的意思是掌握、控制。
三、總結
總之,佛經中的手淫是用【故出精】等詞表示的。並不是用近代外來詞彙,自慰表示的。古人也不認為自慰和手淫有什麼關係,比如聊以自慰。
把經文中包含自字的詞彙,想當然的和自慰聯繫在一起,進而和手淫聯繫在一起根本是錯誤的。
修行固然要斷淫心,但是對手淫的行為生起大困擾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也只是徒增煩惱。願所有眾生早日得解脱!
1、今天我們討論的是手淫不是邪淫,而不是來論證手淫是不是淫。手淫必然是淫。但是不邪。
2、肆意把手淫解讀成邪淫其實後患無窮。如果一個“憋不住”的小夥子,你告訴他手淫不犯邪淫,可能他自己就處理好了;但是如果你跟他説手淫是邪淫,那麼他會想,手淫和約炮既然都是邪淫,那麼我何苦不爽個痛快呢?還是約炮吧。你看,把手淫解讀成邪淫,明顯把一羣淫而不邪的人推向了邪淫。這個果報誰承擔?
3、不犯邪淫是五戒中的一條,五戒的受眾多為廣大在家居士。持五戒的果報是得人身,持十善業的果報是得天人。換言之,不犯邪淫僅僅是在五分之一的層面上保證下輩子得個人身。不犯邪淫的作用僅僅於此。持五戒是不可能解脱輪迴契入涅盤的。不要肆意放大五戒的作用。五戒其實並沒有所想的那麼高級。
4、隨着次第的深入,戒律也有不同的要求。更高級的戒律當然對於淫行的約束和要求自然更高。比如比丘戒,手淫是犯戒的。但是手淫不犯五戒。
5、淫行、淫慾、淫心、淫根是事件事兒,不要不分青紅皂白,混淆視聽。
6、其實説一個客觀,大家都可以想想,按照佛説造像功德經裏講,如果把“即於自己而行欲事”解讀為手淫,那麼敢問哪個男人一輩子沒有手淫過?那麼下輩子都要得“二形身”那這地球上的三十億男人又是從哪兒來的?!如果這輩子手淫過下輩子就要做陰陽人,那這地球上該有多少陰陽人?!顯然客觀已經告訴我們了,手淫不會導致得二形身。不是麼?
7、具體斷除淫心拔除淫根的方法,以後機緣到了再講。在此不贅述。你願意戒色,願意戒手淫,你就説你和自己下半身過不去就行了,別説是為了學佛,為了持五戒。縱使就是一輩子不手淫,也不代表斷了淫心,更不代表拔除淫根,因為壓根就是兩碼事。五戒裏沒手淫什麼事兒,學佛是發自內心而不是發自內褲,修行是修內心而不是修內臟和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