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這句話 如何理解?
3/21/2018
推荐书单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法嘉宗智 回答
爾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認而聽。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末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這個時候金剛藏菩薩聽到佛肯答覆,非常歡喜,在座大眾都靜默聆聽。
一切世界不只是一切眾生,一切世界包括一切物質世界及一切精神世界。而這裏講到的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都是相對的,這是六個大綱要。讀經要細心,不可忽略過去。
始終,這個世界如何開始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地球怎麼來的?宇宙怎麼開始的?地球何時毀滅?這些都是問題。
生滅,世界上一切東西和生命如何生起?例如人從哪裏來?無論東西方文化、宗教、哲學、科學,討論了幾千年,也鬧了幾千年,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據説人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又是誰生的?達爾文進化論説人是從猿猴進化而來,你相信人類的祖先是猿猴嗎?還有現在猿猴為什麼不變成人呢?
在佛經也提到人類的來源,既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猴子變的,而是另外一個世界--“光音天”下來的。這地球原來沒有人類,我們的老祖宗從光音天來的時候,起初都會飛,等於有人認為外太空人飛到地球這個星球上來玩,在地球上玩久了以後,喜歡在地上抓些東西吃吃,結果,一吃就吃壞了,飛不起來,便留在地球上。
那麼,我們要追問,光音天的人又是從哪裏來的呢?光音天是色界天中的一個天,以科學來講,那是銀河系統外,另一個外銀河系統。假如説色界天的人是由無色天來的,那麼,無色界天的人又從哪裏來?如此追問下去,問題就大了,沒完沒了。
前後,時間有沒有前後?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説明時間是相對的,早在二千多年以前,釋迦牟尼佛就説過宇宙間每個不同的世界,對時間長短的感受就不同。月球的一天等於地球的一個月,太陽的一天等於地球的一年。所以,時間前後的問題究竟存在不存在?
有無,這也是哲學,科學所探索的問題,物質究竟滅還是不滅呢?唯物論説物質是萬物的根本,宇宙唯一的實體,那麼物質是絕對不滅的嗎?人的生命是有?沒有?滅?不滅?
聚散,空中的濕氣遇冷則聚成水滴,地上的水也可因日曬而散發掉,世間的一切無論是物質或生命、人際關係、種族關係等等,均在無常聚散中,你能找到一個永恆不變的嗎?
起止,這個宇宙世界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停止?我們的生命何時結束?人類的煩惱又何時了結?這些都是問題。
看《圓覺經》不可隨隨便便看過去,這句經文包括了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等等那麼多問題。
“念念相續,循環往復”。你看!奇怪啊!剛才提到“世界始終、生滅......”這些問題,到此卻歸結到念念相續的心理問題。我們心理的思想,每一念、每一念連接而來,前一個思想過去了,第二個思想你不用想它,它自然會生起來,相續不斷。你説我睡覺就不想了,真的沒有想?不是,還是念念在想,做夢就是想,有些夢自己知道,有很多夢醒來就忘掉了,以為沒有夢,沒有想,不對的。甚至睡覺那個境界就是念,我們一切眾生如果沒有睡眠的習氣,沒有睡覺這個念,就不會有睡覺這個現象出來。睡眠這個現象也是一念,這一念也就是無明來的。所以真正悟道、證道的大阿羅漢、大菩薩們斷除了這一念,自可不必睡覺。你説我們人的心理現象就是念念相續,像流水一樣接連不斷,煩惱也是一樣,想停也停不住,抽刀斷水水更流。如此“循環往復”,就像繞圈子似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循環往復”這四個字是從中國的《易經》裏面引用出來的,這個思想觀念是中國文化本有,並非從佛學而得。不僅是人的心理狀態如此,在太空裏的物理現象也是如此,丟出去的東西,繞一圈又可以回到原來的地方。
“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因為我們有念頭,有貪、瞋、痴、慢、疑等等念頭,所以有所喜好,有所厭惡,有取有舍,有些東西丟得開,有些東西則抓得很牢,“種種取捨”,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於是就形成了輪迴。輪迴就是在那裏轉圈子,忽東忽西,此上彼下,昏頭轉向,沒完沒了,跳不出來。
南公 圓覺經略説
這題我絲毫不在乎題主在問啥,因為説啥他也聽不懂。
我也不在乎有人看完了這個答案去看《圓覺經略説》,因為同樣怎麼看也看不明白。
反倒不到那個次第看完了我包你即身成神經病……
我只想再種一波南公的草。
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捨身忘軀為了眾生的成就解脱兢兢業業的小老頭兒,
然後看看他説的《論語別裁》和《原本大學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