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歡道家思想,但我的性格更適合佛教。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必須選其一嗎?
10/26/2016
推荐书单

更喜歡道家的理念,依自然而行,自然而然,隨心而行,本人不喜受束縛。最大的夢想是長生不老(不要説我異想天開,這就是我的夢想)佛教主張輪迴,為前世消業,為後世積福,可後世中今生的記憶已不在,那是我也不是我。。。
有時閲讀一些關於佛教的事,總有一種忍不住想哭的感覺,內心卻很平靜。這是否就是一種感應?我與佛有緣?
但我想想什麼時候上香就什麼時候上香,想什麼時候上供就什麼時候上供,在佛教好像挺在意這個的,做什麼事都有時限,不喜。佛難道真的在意這個嗎?
覺得只要不破戒律,這些不需在意。有一種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的意向。(我知道後面的話,罵我的話就不必了)
我的想法就是在家中供奉佛像,上香上供唸經遵戒,但這只是一種儀式,一種媒介,我的心是自由的,我的行為也是自由的
也許我面前拜的是佛像,但其實拜的是我
我是佛 是道 是神 是人 是微塵 是泥土 是所有存在
。。。。。。。。。。。。。。。。。。。。。
打字到這裏突然覺得自己太狂妄,有入魔的嫌疑。
是入魔吧?是入魔嗎?
打完上面那段話又覺得自己不夠堅定,被固有的思想束縛,膽小猶疑
(暫時 完)
問題與內容都有很大改變。我把我的內心更具體的描述出來,希望大家客觀看待,同時請把你們的想法也講述一下,互相參考
法嘉宗智 回答
首先,修行和信仰是兩碼事
您説的這倆,都是修行。
都不是因為“信”而得解脱。
佛教有信願行,信完了要願要行,
道教有只修性不修命,此乃修行第一病。
修行,
就是用一套可操作的辦法得到某種智慧,
之後自有一番境界。
推薦兩本書,
一,《論語別裁》——明白修行到底要修什麼。到底為什麼要修行
二,《原本大學微言》——明白修行到底要怎麼修。修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明白了這些,再回過頭來看佛也好,道也罷,
自有另一番滋味和體會吧……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
九萬裏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您説的這倆,都是修行。
都不是因為“信”而得解脱。
佛教有信願行,信完了要願要行,
道教有只修性不修命,此乃修行第一病。
修行,
就是用一套可操作的辦法得到某種智慧,
之後自有一番境界。
推薦兩本書,
一,《論語別裁》——明白修行到底要修什麼。到底為什麼要修行
二,《原本大學微言》——明白修行到底要怎麼修。修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明白了這些,再回過頭來看佛也好,道也罷,
自有另一番滋味和體會吧……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
九萬裏悟道,終歸詩酒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