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時如何保持正念?
2/18/2017
观苦
错误的观苦
新苦为乐
诸漏皆苦

大一的時候有過一段非常痛苦的經歷,突然之間就察覺到痛苦然後觀察痛苦,之後有過一個月的時間能夠時刻保持對情緒和思維的覺知,並且憑藉對情緒和思維的分析能夠追溯根源,通過解決根源問題和觀察達到解脱和自我控制,這種狀態下進步極快。只是當時並未接觸佛法不了了之,後來瞭解到佛教的正念及四念處和當時狀態頗為相似。想通過四念處恢復當初的狀態,但是保持對思維的覺知成為瓶頸,總是思維跑了好久才後知後覺,希望有人能指點一二,萬分感謝。
------------------------------------------------------------------------------
更新一下解釋,我僅僅想通過四念處恢復當時的敏鋭,並利用這種敏鋭的感知獲取更多信息。我知道那能帶給我什麼,但並沒有貪求樂受,所以請不要腦補我現在的狀態。我不執着於佛教裏的開悟或者證果。最後,我虛心求教,請不要人身攻擊!謝謝!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7 贊
正念是觀苦。您這是訴苦和憶苦。完全兩碼事兒。
世間一切的本質都是苦的。眾生習慣於並且善於把新來的一種苦當作樂。所謂新苦為樂。
正念是時時刻刻在每一個觸受,每一個境界中看到無常,無樂,無淨的本質,而不是時刻回憶自己那點兒鬧心的事兒來噁心自己……
如果我可以長得比林志玲漂亮幾萬倍——那也是兩頭開口的糞兜子。
如果我的豪車比王思聰的襪子還多——也沒逃脱愛別離怨憎會。
我作為一個富二代學霸秀恩愛——依然在財色名食睡五取藴和生老病死之中。
看到一切樂的表相下藴含的真實苦,這才是觀苦,而不是訴苦……
當年佛作為王子,看到恆河裏的屍體想的不是這人死得挺慘,我活着挺好,而是——我不修行不解脱早晚我也這樣兒……
這大概是我們和佛們的差別罷……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 感谢提醒!您可能误认为我现在是在追寻当初的乐受,而您看来这种乐受是种苦!并非如此,在我看来,当时不过是由于敏锐度提高,因此能够观察到情绪和思维的变化,而现在我想通过四念处恢复当时的敏锐,并利用这种敏锐的感知获取更多信息,仅此而已。我并无意于佛教里的开悟或者证果。
答:没。我这个答案是借由您的情况来讲四圣谛的观苦给别人听的。您的意思在提问里说的很清楚,我并不对您的问题本身多有兴趣。祝您一切顺利。沉溺在六根门头里找感觉是众生习惯的方式,算是个坏习惯,不太好改……祝您一切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