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該如何踏上學佛之路?聽説能解除煩惱。

6/4/2016
观苦 四念处 出离心 新苦为乐 三十七菩提道品
...
網友提問:憤青該如何踏上學佛之路?聽説能解除煩惱。
難以描述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5 贊

佛,是覺悟者。
學佛,是學習覺悟。
路,就是道。
學佛之路,用佛教內的話説,就是菩提道。

佛在世的時候,講過三十七菩提道品。
就是把學佛之路分了三十七個階段。
不斷深入,從一個普通的凡夫,到證得三摩地的菩薩。

第一個階段,分四個部分。叫四念處。
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心念安住在這四個方面: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簡單來説,
身體臭穢橫流,所有開口的,流出的都是惡臭的和污穢的。

我們所感受的一切,都是苦的。每種感受的本質都是苦,只是我們以此為樂。所謂新苦為樂。

站久累了坐下就舒服,我們以為是樂的,但是坐久了也累也不舒服;
餓了難受開始吃,各種吃我們認為是快樂的,但是一直吃下去,比餓着還痛苦……

我們的心念,永遠是躁動的,人坐在那裏安靜不動腦子裏比開奧運會還熱鬧。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是經過“被允許”然後鑽出來的。永遠是一個接一個。而且一切説來就來,説走就走。沒有常態。

一切物質境界以及意識境界裏,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只是我們以為這個身體是真實的自己,那死了之後是誰?爹媽沒生之前又是誰?

四念處有點像一支章魚的四條觸手,順着任何一條,一直如此觀下去,
都可以摸到章魚的腦袋——就是出離心。

佛説這個世界的本質是苦的,修行解脱就是從一切苦和煩惱裏出來。
再也不願意沉溺其中,這就是出離心。
而四念處,就是生起出離心的方法。

不管是不是憤青,只要是個人,是個眾生,
就永遠沉溺在無明和世間苦之中——而一切苦的核心,就是不做主。
觀到了苦,體悟到了無常,認識了煩惱——真實地願意出來,就上了菩提道。
也就是您説的,踏上了學佛之路……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您好,同为学佛之人,可否互称为‘道友’?
答:可以啊。没问题。
问:众生平等啊,只要发心,谁都可以信佛
答:信得对不对。是另一个问题了。
问:看错了-_-||不过就个人觉得,无论是什么人学佛,都是要发心去学,有条件的寻明师,找到正确的道路
答:如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