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欲六塵的慾望很重怎麼辦?包括控制欲也很重!?
5/23/2016
观苦
不做主

RT,弟子我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詳細描述了,還望各位大師諒解!如有需要,我在補充!!先謝謝啦!阿彌陀佛! @法嘉宗智@護法居士@蓮華不知@般若學府@冥泣@智行講堂@佛澤 (PS:排名不分先後,法嘉宗智最帥啦~~~)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2 贊
一、因為人是欲界眾生,所以有五欲六塵是很正常的。
二、六道輪迴裏哪兒都是欲。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當您只有真實地不想再做個普通眾生,真實地想出離輪迴的時候,這個問題才有了意義。否則就是空想,就是瞎琢磨,就是白日夢。
學佛為了解脱,可以説從無明解脱,從煩惱解脱,從輪迴解脱,從世間八苦裏解脱。其實説到底,是從自己壓根不能做主解脱。
一天三頓飯不能少,洗澡睡覺不能少,拉屎撒尿不能少,親情愛情友情,房子車子票子,都不能少。少一個就難受。
這就是不做主。
自己連情緒,念頭,意識都控制不了。自然就像鼻子栓環兒的牛一樣,只能被牽着走。
慾望很重沒啥,控制欲很重也沒啥,真正值得探討和研究的,是怎麼可以不再這樣。
佛説二法得解脱涅槃,一曰止,一曰觀。
其實就是禪定和智慧。
禪定就是學會降伏自己的意識。眾生都有很深的禪定,只不過定在了貪嗔痴上。
佛也有很深的禪定,不過定在了覺正淨上。
故而所能做的,粗略説,就是聞思修,就是開示悟入佛知見。
降伏自己的妄念,讓自己的起心動念時刻符合佛知見的標準,這就是禪定;
久而久之,可以形成一種習慣,時刻用佛菩薩的方式來思考和行事,這就是智慧。
更直白講,就是用佛知佛見來給自己洗腦。
佛説一切都是因緣果報,那麼無論順境逆境來臨的時候我都不歡喜和忿怒,因為這都是往昔我自己的造作所感召的業果。這就是隨緣。因為我們不再隨情緒,而隨緣起法。
大勢至菩薩説“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
我們用眼睛來看佛像,嘴巴來唸佛號,耳朵來聽自己念的聲音,鼻子配合呼吸,手持念珠和木魚,意念去觀想,這就是都攝六根。
什麼時候念到腦子裏只有一句佛號而其他一切念頭都沒有,再進深一步連佛號也沒有的時候,凜然一覺,朗然現前。
這就是三摩地,這就是正定,這就是心體離念,這就是無生法忍,這就是八地菩薩,這就是般若智慧……
對治欲,要用慧;
想修慧,要有定;
欲求定,要有功夫。
如果佛理是能被想明白的,那我們都是高僧大德。
我們都知道E等於MC平方,但是誰又自己鼓搗出來過一個原子彈?
回到您的問題,怎麼辦?
別耍嘴啊!你要是耍嘴,你是個棒槌!
二、六道輪迴裏哪兒都是欲。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當您只有真實地不想再做個普通眾生,真實地想出離輪迴的時候,這個問題才有了意義。否則就是空想,就是瞎琢磨,就是白日夢。
學佛為了解脱,可以説從無明解脱,從煩惱解脱,從輪迴解脱,從世間八苦裏解脱。其實説到底,是從自己壓根不能做主解脱。
一天三頓飯不能少,洗澡睡覺不能少,拉屎撒尿不能少,親情愛情友情,房子車子票子,都不能少。少一個就難受。
這就是不做主。
自己連情緒,念頭,意識都控制不了。自然就像鼻子栓環兒的牛一樣,只能被牽着走。
慾望很重沒啥,控制欲很重也沒啥,真正值得探討和研究的,是怎麼可以不再這樣。
佛説二法得解脱涅槃,一曰止,一曰觀。
其實就是禪定和智慧。
禪定就是學會降伏自己的意識。眾生都有很深的禪定,只不過定在了貪嗔痴上。
佛也有很深的禪定,不過定在了覺正淨上。
故而所能做的,粗略説,就是聞思修,就是開示悟入佛知見。
降伏自己的妄念,讓自己的起心動念時刻符合佛知見的標準,這就是禪定;
久而久之,可以形成一種習慣,時刻用佛菩薩的方式來思考和行事,這就是智慧。
更直白講,就是用佛知佛見來給自己洗腦。
佛説一切都是因緣果報,那麼無論順境逆境來臨的時候我都不歡喜和忿怒,因為這都是往昔我自己的造作所感召的業果。這就是隨緣。因為我們不再隨情緒,而隨緣起法。
大勢至菩薩説“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
我們用眼睛來看佛像,嘴巴來唸佛號,耳朵來聽自己念的聲音,鼻子配合呼吸,手持念珠和木魚,意念去觀想,這就是都攝六根。
什麼時候念到腦子裏只有一句佛號而其他一切念頭都沒有,再進深一步連佛號也沒有的時候,凜然一覺,朗然現前。
這就是三摩地,這就是正定,這就是心體離念,這就是無生法忍,這就是八地菩薩,這就是般若智慧……
對治欲,要用慧;
想修慧,要有定;
欲求定,要有功夫。
如果佛理是能被想明白的,那我們都是高僧大德。
我們都知道E等於MC平方,但是誰又自己鼓搗出來過一個原子彈?
回到您的問題,怎麼辦?
別耍嘴啊!你要是耍嘴,你是個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