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正念?

如題,總是被一些思維控制。比如看了一部劇就會總是想這些情節,被思維控制不能收心。有人推薦先打坐培養正念,不知可行否。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一,
狹義來説,除了四念處之外,都算不得正念。當然,有一個前提,狹義地説。
每人修行階段不同,念處也不同。不過,耍一下經驗主義,就目前所接觸過的所有學佛者來講,還沒有超過這個的。
説的更通俗一點,是不可能隔過小乘而趣入大乘的。小乘是原文件,大乘是升級包。沒有任何一個程序是不裝原文件只裝升級包就可以跑起來的——學佛也一樣。而很不讓人樂觀的現狀,很多所謂的大乘弟子,其實連小乘的門外的指路牌,也沒有找到在哪裏。
二,
學佛有兩個繞不開的東西,一個是福德資糧,一個是智慧資糧。
佛,兩足尊。就是福德資糧具足,智慧資糧具足。
所以沒有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學佛是不可能成就的。
就像有句話説,不積資糧無悉地,猶如榨沙不出油。
悉地是梵文,意思是成就。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沒有資糧就不可能成就,就像榨沙子不可能榨出油來一樣。
而於此,可以很負責任地説,沒有資糧,不可能有正念。就像沒有牛,就不可能有牛奶一樣……
三,
《瑜伽師地論》:一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而於今生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謂由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是名智慧資糧。
福德資糧,第一個,豐饒財寶。
到了這兒,很多人費解。意思就是沒有錢不可能學佛有成就唄?!
其實這個問題特明顯,四諦第一個是苦,四念處也觀受是苦。
一切一切都是苦的,不管多炫目多温馨多感動,本質都是苦。
説的更通俗一點,所有眾生以為是樂的東西,其實都是苦。
而試想,一個樂都沒樂夠的人,怎麼可能從樂裏觀到苦?而沉溺在世間樂受裏不能自拔的人,又怎麼可能會有正念?
四,
輪迴煩惱五部大論——吃、喝、嫖、賭、抽。
有人看見好吃的放不下,觀想菩薩不太靈光,觀想個醬牛肉大肘子什麼的手到擒來。一座下來本尊種子字壓根不知道啥樣,但是滿腦子都籌劃好了今晚吃什麼。
同理,有人對喝酒、嫖娼、賭博、抽大煙等等不同人間喜樂不厭其煩……落在這些裏,又怎麼可能有正念?
而更有意思的是,眾生在契入苦,無樂這個路程上,真的是按照吃喝嫖賭抽這個次第進階的……
五,
而回想佛,當初,
學問極好,本領極好,全國找不到可以教他的老師,財富一等一的多,老婆一等一的美……
世間法的東西沒有可以難住他的,然後佛開始找刺激,那鼓搗一下出世法吧……
世間一切我們認為樂的東西,在佛看,沒勁,沒意思,無聊,無趣,都不好玩,都挺苦之後,才有了出離心,才有了精進力,這時候才有了四念處的正念,才契入了四聖諦……
六,
沒玩兒夠的人,壓根不想回家,也壓根回不去家。玩兒夠了,不用勸他,自己也知道該回去了。
七,
怎麼樣培養正念?
——從多多掙錢好好享受,發現大家的津津樂道其實無聊無趣不好玩兒開始……
説別的,都沒用!都瞎扯!都太早!
網友上傳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