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釋佛對須提那的勸告?
12/6/2016
出家

在星雲法師所着《釋迦牟尼佛傳》第三十三章《制戒的因緣》中,佛陀對須提那説了這樣一句話:“你的發心很好,不過,你應該徵求你雙親的許可,方能在我的僧團中得度;假若你已經結婚,你還要得到你妻子的同意。”但是當時佛陀當初出家時並沒有徵得雙親和妻兒的同意,自己執意出家,甚至不惜用絕情的方法離開王城,鑑於此,佛陀在覺醒之後又要求別人恪守這樣的規則,對此應該如何看待?
法嘉宗智 回答
給你一個高度相似的情景再現:
![]()
康永後悔出櫃麼?
如果再來一次康永會選擇不出櫃麼?
康永會對別人的指摘有憤懣麼?
No!No!No!
康永追求自由,但是康永絕不唯恐天下不亂……
他一定會那樣做,因為他是康永……
佛會後悔自己拋棄王位麼?
如果再來一次佛會老老實實做祂的國王麼?
佛會樂於看到別人對祂的僧團指指點點麼?
No!No!No!
佛追求智慧,但是佛絕不攀緣無明……
佛一定不會這樣做,因為祂是佛……
為了出家而出家,就像為了出櫃而出櫃。
出櫃不是為了宣召,而是為了得到自在,
出家不是為了交惡,而是為了學習放下……
放下了別人的目光再出櫃,
放下了世間塵勞纏繞再出家。
修行,就是該吃飯時候吃飯,該睡覺時候睡覺……
康永後悔出櫃麼?
如果再來一次康永會選擇不出櫃麼?
康永會對別人的指摘有憤懣麼?
No!No!No!
康永追求自由,但是康永絕不唯恐天下不亂……
他一定會那樣做,因為他是康永……
佛會後悔自己拋棄王位麼?
如果再來一次佛會老老實實做祂的國王麼?
佛會樂於看到別人對祂的僧團指指點點麼?
No!No!No!
佛追求智慧,但是佛絕不攀緣無明……
佛一定不會這樣做,因為祂是佛……
為了出家而出家,就像為了出櫃而出櫃。
出櫃不是為了宣召,而是為了得到自在,
出家不是為了交惡,而是為了學習放下……
放下了別人的目光再出櫃,
放下了世間塵勞纏繞再出家。
修行,就是該吃飯時候吃飯,該睡覺時候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