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知音,共覓菩提
您所理解的供養。那不叫供養。您所理解的供養,大抵兩層含義——不求回報地我給你點兒啥;我給你點兒啥你也給我點兒啥。這叫供養麼?!這叫不計損失的賠本清倉和利益最大化的買賣關係。不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別拿...
嘿嘿,師兄好。我就等着問這種問題呢。 它不可能。 咱就這麼着啊,這個所有看到這個問題的師兄弟們都可以試一下: 坐在這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往後數。...
初學哪乘,都應該先弄清,佛教、佛法、佛學的三者差別。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再決定從哪兒下手……不管初學哪乘,都應該先爛熟兩部經,《十善業道經》、《佛為首迦長者説業報差別經》。剛才看一大棍子口若懸河漸修...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成佛。很多人學佛沒效果的唯一原因,就是學錯了……成佛就像吃蘋果,蘋果什麼味道,吃過的人都知道,成了佛的人也都知道。所以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兩個人講了那一大段;所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
這些問題的出現因為功夫不夠,因為定力不深,因為智慧沒起用。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因為您在用當下的散亂和不專注在質疑甚深禪定和妙用智慧。這不是唸佛方法的問題,是自己水平暫時不夠純屬和定力粗淺的問題。加...
人藝有一位老藝術家——於是之。他塑造的《茶館》中的王利發永遠是不可超越的經典。在一個沒有學過表演,不懂戲劇,也沒實實在在演過一齣戲的人來看,這老頭子沒啥……但是真等自己實實在在演起來的時候,才能對於老...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講了90天。一個字講仨月,您確定您能一上來讀懂一本“經”?!先看點兒好消化的吧。趙樸初老居士的《佛教常識答問》,南公懷瑾大居士的《答問青壯年參禪者》,延參法師的微...
一,指的當時的貨幣。我要沒記錯的話有人算過,大概是13塊錢左右。我真的非常非常不確定是不是13塊人民幣了。別以我説的為標準。一分錢不是自己的都不拿才是最好的。二,其他人已經把黃門解釋得非常清楚了。和四...
首先,戒律不是一上來就破戒。戒分三種,持戒,犯戒,破戒。犯戒分成下可悔,中可悔。破戒又叫不可悔。其次,酒戒不存在破戒,酒戒最多到中可悔。第三,戒律的作用是保護,保護受戒的弟子不落入惡因和惡果。不受戒的...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這事兒分兩方面看: 首先對於自己,既然是學佛人,知道一切都是業報現前,一切都是隨業受報,往昔有什麼因緣,現在有什麼報。所以,無論是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還是孩子打了人了,這...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一共倆問題。這個第一個,該怎麼處理? 收藏着就行。 第二個,為什麼? 如果沒有辦法,我現在不知道哪兒傳三皈五戒,我也去不了,那就在家裏面自授皈依。如果能去,而且知道哪兒有...
阿彌陀佛的願,是無為法,是菩薩行。眾生的所求心,是有為法,是凡夫行。凡夫行和菩薩行,有為法和無為法怎麼可能感應道交呢?你拿着一個算盤,可能破解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系統麼?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修...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您的問題我看了三遍,反正瀝瀝拉拉,問題您指的不是很明確。我也懶得再費心思去推敲您到底背後的那個心行是啥了。咱説點面上的話,如果説沒説明白的話,您再開題咱再繼續聊。 首先,...
老百姓有句俗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教裏大概有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帶着什麼目的來信佛,就能把佛信成什麼樣。佛當年是太子,學問極好,人也極帥。我要是沒記錯,19歲的時候,全國已經找不到...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什麼叫命運和因果?命運跟因果的區別是什麼? 所謂的命運,我春天種不種,我秋天都決定了收多少。 而因果是什麼?多種多收,多勞多得。 所以不可以把因果搞成宿命論,而且因緣因果...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好! 因為吃飯的時候,他有一件事情是要吃飯,他不像數豆子的時候他就是單純地坐在這兒數豆子,他有要分心做另外一件事情。所以,於第一個,他從數數的方法上跟數豆子有區別。 數豆子當時説...
一,謗,誹謗,毀謗。不説謗僧,謗誰都不好……二,謗僧和不説僧過是兩碼事兒。一個是不能無事生非,一個是不能指出錯誤。三,佛經裏有相關呵舉比丘的內容,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舉苾芻罪,我尚不許...
一,厭薄自夫是99%的女人都有的情況。結婚之前看自己男朋友可帥了,只要一結婚,少則倆月多則半年,自己的男人就變得一無是處了。這是會得女身的業。心裏明白怎麼回事兒就行。二,夫妻就像高速公路上並行的車。大...
1、人類的世界裏沒有樂。站久了一蹲下很舒服,蹲久了還舒服麼。渴了很難受,來杯水很舒服,但是一直喝一直喝還會舒服麼?所有的道理,皆是如此,人類認為的樂,不過是一種新來的苦。2、人間的一切,無一例外成住壞...
講一個故事……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到底是慈悲還是同情?它本身並不矛盾,這兩個概念有交集,不是“刀切豆腐兩面光”可以搞一刀切的東西。 慈悲裏面一定帶着同情,同情裏本身也就是慈悲。您現在所...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這個問題實際上它很佛學,您知道與不知道,於您的佛法修行上,其實並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説白了,就是轉識成智。顯宗是八識轉四智,密宗是九識轉五智。 所謂的前六識,眼、耳、鼻...
倆往返1600公里還自己開車? 瞅着這股子夯勁兒我是姑娘也不答應你…… 拿出油錢過路費和自己的精神頭子來砸姑娘身上,不屁滾尿流也得涕淚橫流…… 想感動姑娘,你的付出得讓人家姑娘有觸受, 折騰半天...
偷換概念:1、五戒不是強行要求的,不代表不受五戒和受了五戒的效果是一樣的。2、不受戒就不會破戒,不代表不受戒做了惡事就沒有果報。3、受戒可以舍戒,不代表舍了戒就不受因果。4、舍戒不算破戒,沒戒體而做惡...
1、是妄念來空你,不是你去空妄念。——這句話的具體詳解以前答案裏有。起碼兩次。願意翻的自便。今兒不贅述了。2、不用打倒一個再建立一個,不存在破除妄念建立正念。妄念和正念的本性是相同的。都是沒根兒的,都...
佛法,一定是一套符合佛知佛見的做法。然後照着這個方法做,達到佛説的目標和目的。持咒是佛法,神通變化不思議,陀羅尼門最第一。三密相應,督攝六根。但是您指望幾千遍大悲咒幾百遍楞嚴咒就有什麼效果麼?説個特殘...
剛嚥氣的人忙着四大分散呢。這時候只感覺到疼和冷……至於助念,呵呵呵呵。我見過幾次,然後再也不敢看了……就他們那些心念,不讓菩薩爆粗口就善哉善哉了,還能把人超上去?!別TM逗了……
您這個問題,在《圓覺經》裏金剛藏菩薩問過了。佛沒直接回答,説了一圈兒之後回來送他四個字——“非為正問”。就是説你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在《楞嚴經》裏,富樓那尊者也問了。這無明到底打哪兒來的呢?佛送了他...
佛教不講許願,講發願。許願是從外到內的,由於外境我們在自己心裏埋下一個想法。發願是從內到外的,由於智慧和慈悲從心裏生起一個願望。佛教不講還願,講行願。還願是和佛菩薩做買賣,你保佑我點啥我就給你點兒啥。...
南無阿彌陀佛。師兄您好! 這事兒,其實就一句話:只要不擰巴,怎麼幹都對。 學佛是學自己不攀緣,是學放下貪嗔痴。但是無論你放下哪個貪嗔痴,都一定會有一個對立面兒的東西。然後站在那個角度上來説,你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