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點心?

3/9/2018
佛教佛法佛学
...
網友提問:如何點心?
禪宗提出讀經無用的思想。禪宗之前,佛教修行要讀經書,但禪宗認為讀經是沒有用的。有一個人聽禪宗説不讀經,開始他是反對的,要去找禪宗辯論。走了半天肚子餓了,看見一個老太太在賣點心。他想向老太太要一些點心,老太太説,你的擔子上挑着什麼呢?他説是經書。老太太説,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答上來了我就白送給你,如果答不上來你就走吧。

老太太問:《金剛經》上説,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請問大和尚,你要點哪個心?這個和尚一聽就愣了,我挑了一擔經書去找禪宗辯論,走到這裏連一個老太婆都辯論不過,我還讀什麼經。

法嘉宗智 回答

讀經,重點不是讀經本身,

而是從經文裏讀出來什麼東西……


按照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的原則,

從經裏應該讀出佛法,

讀出定慧,讀出止觀,讀出實打實的做功夫。

這是修佛,好比舔一塊兒糖。


但是如果智慧不夠,顛倒過來。

讀出各種境界,讀出五陰着魔,讀出佛學知識,

讀出六根門頭的各種境界。

這是入魔,好比舔一塊兒毒藥。


按照眾生的執着,能吃出甜味的太少,統統都吃成了毒藥。

那麼按照禪宗的方法,為了不讓你吃毒藥,也索性別去舔一舔。

那麼回過來,跟着師父。老老實實乖乖學法,而不是學佛教知識……


所以區別於教下,宗門從來都是從方法入手,

你不用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你也不用明白這麼做會怎麼的。

只要你去做了,結果就在那裏等你去拿。

密宗是這個路數,禪宗是這個路數,淨土也是這個路數。

咒術湊齊了沒,打個幾個七,佛號幾萬部……

沒有功夫,都是瞎扯。

書看得再明白,不在功夫上見真章,都是瞎扯淡。


學佛和做飯是一樣的。

有的師父甩弟子一本兒菜譜,先去背吧。背一輩子菜譜,連鍋灶都沒摸過。

有的師父就另一套方法,背個屁菜譜吧,先炒倆菜自己試試吧……

第一種最後可能成為美食家,第二種可能會是好廚師。


我認識一位大德,他給我講他高中學英語。

別的同學就背語法書,先行詞啊,從句啊,主句啊,虛擬語氣啊,固定搭配啊。

他就背課本。背了三年的六本英文課本。

考試的時候次次拔頭籌。同學請他給講題,這道題為什麼選這個。

他説,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就知道選這個……

回想起來咱們誰學説中國話也不是從中文語法開始學的,但是也都會説。到時候知道怎麼用。

學佛也一樣,功夫到了,自然就會。哪怕不會理論,他能降伏煩惱。佛法就是為了降伏煩惱。

但是很多佛學家,學半天理論,煩惱丁點兒不減。只不過換了一套貪嗔痴的內容。都是夢囈……



如何點心?就像同學問大德這道題為啥選C?

我也不知道!你背下課文你也知道!

你一天打20小時座,連着打十七年。你也能知道!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提问未留存)
答:您是背过中文语法才会说中国话的么?
问:不是我有意和您抬杠……家父就是教初中英语的……从来没听说过只让背课文不教语法的……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背句子可以更方便地记住语法知识。
答:没毛病啊。不矛盾。教孩子们怎么说英语,和教孩子们怎么参加英语考试,是两码事。就像我高中班主任骂我们班的班长“XXX,英语好不好啊?给个完形填空能都做对了,碰上老外张不开嘴……”和学佛一样。很多人讲起教理来头头是道,真佛教假佛教,结果烦恼一个降伏不了……一回事儿……
问:不赞同 觉悟 智慧才是根本 安静祥和啥的是基础
答:貌似您说的和我说的不矛盾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