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回慈悲?

7/20/2017
倒果为因 慈悲
...
網友提問:怎樣找回慈悲?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一,別把婦人之仁,爛好人,熱心腸當作慈悲。


二,人類道德的認知不是佛菩薩的智慧。佛菩薩對於慈悲的解釋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説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大正藏第 14 冊 No. 0475 維摩詰所説經


三,慈悲是智慧的果,而不是智慧的因

王思聰有錢,買包,買表。有錢是因,買包買表是果。

菩薩有智慧,有慈悲,有喜舍。智慧是因,慈悲喜舍是果。

把菩薩的果當作自己的因,這叫倒果為因。如同説,我買了王思聰的包和表,我就有錢,我就是王思聰……

買來的都是贗品,悶頭掙錢才是王道。


四,佛説二法解脱涅槃,一曰止,一曰觀。

佛法的修行從頭到尾就倆字兒,定慧。有禪定才有智慧。

定為體,慧為用。定是錢,慧是卡,慈悲是包和表。


五,佛法的修行就像練功。王語嫣稱霸不了武林,佛學家終歸不是成就者。

實修,實幹。


修好自己的法,

持好自己的咒,

打好自己的坐,

念好自己的佛,

看好自己的心……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