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已入空 無相 無願三解脱門,為何還會發種種願?

3/8/2018
地藏经 发愿
...
網友提問:佛陀已入空 無相 無願三解脱門,為何還會發種種願?
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佛陀不該離一切憶念了嗎?為何又説佛陀不捨一切眾生?

法嘉宗智 回答

這裏區分一個概念。

啥叫願,啥叫妄想。


願,是隨緣的,是不攀緣的,不染著的。

阿彌陀佛發了48個大願,

反正我説了放這兒,你們有對機我的大願的,那麼如何如何。

如果有不對機的,那就隨你大小便。將來有因緣了再説。

絕對不攀緣。

啊呀,我的世界可好了,你們能來的我都接你們來。

那來不了的呢?來不了不來唄。而不是在那兒躊躇——

這羣SB,我這兒這麼爆嗨,為啥不來呢?


而人的妄想,是離不開攀緣心的。

我發願明天讀三部地藏經!

第一部讀到一半兒的時候,我操!我特麼幹嘛要讀三部。

讀三部要多久?耽誤我追劇麼?樓下快遞咋辦?外賣啥時候到?

讀到第二部的時候,我操!等會兒還得讀一部,我昨天幹嘛吃飽了撐的發這願?

等下還讀不讀?菩薩會不會怪罪我?會不會有不好的事兒發生?

結果第三部沒……我操!我上知乎問問這樣會不會不好?我這樣會不會有惡報?

我明天補上行不行?

你看,貪著心,攀緣心,分別心,時時刻刻分分秒秒……


阿彌陀佛發願,但是阿彌陀佛不認為有個我,不認為有個阿彌陀佛,也不認為有個眾生壽者相。

凡夫發願,你,我,他,她,它……過去現在未來……好的壞的……


回到問題本身,

就因為佛已入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脱門,才會發種種願。

這所謂的三解脱門不是啥都沒了,而是該幹啥幹啥。

有病吃藥,病好了停藥。這叫三解脱門,

而不是該吃不吃或者該停不停……

空,不能空不掉這個“空”——否則還是有一個空。

無相,不能有一個“無相”的相——否則這還是有相

無願,不能願“無願”——否則依然是個妄想的願。


三解脱門的願,是有染的,帶着攀緣心的凡夫願。

佛法的願,是慈悲喜舍的廣大清淨願。

您不能因為都叫願,就認為都是同一個東西……



就像您不能把對着生日蛋糕裝神弄鬼理解為無上正等正覺嘛!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