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因果的幾個問題?
8/12/2016
地藏经

如何對因果生出正信,而不落於偏道而生邪見?
法嘉宗智 回答
《佛為首迦長者説業報差別經》
《佛説造像功德經》
《地藏經》
《大愛道比丘尼經》
既然想對佛教的因果生正信,就看佛怎麼説吧……
《佛説造像功德經》
《地藏經》
《大愛道比丘尼經》
既然想對佛教的因果生正信,就看佛怎麼説吧……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大爱道比丘尼经》,好像在家人不能看,这个是讲出家人的戒律的。
答:呵呵呵。谁说的。


问:印光大师。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
律藏中事,唯僧知之。倘令未为僧者阅之,或有外道假充比邱,作不法事,诬谤佛法,则其害非小。故此严禁而预防耳。
=================
《大爱道比丘尼经》是大藏经中的律部。
预防也是为了保护在家人。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
律藏中事,唯僧知之。倘令未为僧者阅之,或有外道假充比邱,作不法事,诬谤佛法,则其害非小。故此严禁而预防耳。
=================
《大爱道比丘尼经》是大藏经中的律部。
预防也是为了保护在家人。
答:是整部律藏不许在家人看,还是出家律不许在家人看?
优婆塞五戒相经也在律藏,不看怎么持五戒?大爱道比丘尼经是讲的大爱道比丘尼出家的因缘,而不是详述比丘尼戒。在这个地方,我个人观点,是支持看的,如果您非说大爱道比丘尼经不能看,我尊重您的看法,并且保留自己的意见。咱们求同存异。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比丘经典总有三藏。在家俗侣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
《戒本疏行踪记》(引十住毗婆沙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蜜故、为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
《大智度论》“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律”
《分别功德论》:毗尼者禁律也,为二部僧,非沙弥清信士女所可闻见。
优婆塞五戒相经也在律藏,不看怎么持五戒?大爱道比丘尼经是讲的大爱道比丘尼出家的因缘,而不是详述比丘尼戒。在这个地方,我个人观点,是支持看的,如果您非说大爱道比丘尼经不能看,我尊重您的看法,并且保留自己的意见。咱们求同存异。


问:印光大师第一句话 :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
答:
不能只看第一句话,人家有下文啊。。。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迹,遂谓如来在世,佛诸弟子多有不如法者。从兹起邪见以藐视僧伦,则其罪不小。二则律藏中事,唯僧知之。倘令未为僧者阅之,或有外道假充比丘,作不法事,诬谤佛法,则其害非小。故此严禁而预防耳。 至于好心护法,校正流通,何可依常途为例?若执定此语,则律须僧书、僧刻、僧印、僧传,方可不违佛制矣。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理。而当其事者,须秉一定之理,而行因时适宜之道。理与权相契,法与道相符,斯为得之。律中必有明文,光以目昏,未能遍阅。蕅益《毗尼集要》,亦有此议,亦不须检查。但无上不明远理,只据近迹,及欲知佛法中机密之事,拟欲假充比丘等过。则放心安意,校正流通,其功德无量无边,何须过虑。然须缄默,不可以律中文相,对无知无识之人宣说。及泛泛然录之于寻常文集中,以启无知人妄造口业之衅。世出世间,理皆有定,法皆无定。大而经国治世,小而一饮一啄,莫不如是。何独于律藏而板执乎哉。
增广印光大师文钞卷二复徐蔚如居士书一
不能只看第一句话,人家有下文啊。。。


问:是的,印光大师后面说了
没有贴上全文,是我的过失。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的两个原因 以及 如果是为了校正流通,应该怎么做。】
没有贴上全文,是我的过失。
【然须缄默,不可以律中文相,对无知无识之人宣说。及泛泛然录之于寻常文集中,以启无知人妄造口业之衅。】
答:我个人觉得,私以为,读经是需要发心,带有目的的。到底是为了亲近智慧,发起菩提心,还是为了知道更多的条款以呵责别人。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佛法是心行的修行的法门,更多的,是看发心,看心行,看怎么放下贪嗔痴。心对了,处处是修行;心不对,处处是障碍。
回过来说到这部经。我个人认为,是佛指出很多修行人的问题,并且详述了大爱道比丘尼的求法心切以及出家因缘。所以我把它列为推荐。
而且从印光大师的两条原因来看,很明显针对的是出家律。我从来不劝任何人看出家律,但是大爱道比丘尼经,真的不是专讲比丘尼律。
回过来说到这部经。我个人认为,是佛指出很多修行人的问题,并且详述了大爱道比丘尼的求法心切以及出家因缘。所以我把它列为推荐。
而且从印光大师的两条原因来看,很明显针对的是出家律。我从来不劝任何人看出家律,但是大爱道比丘尼经,真的不是专讲比丘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