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關於行善的觀點?
1/15/2016
地藏经

佛教導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其實我有些疑問。按我的理解,關於佛教對善惡的看法應該是“不思善,不思惡”。因為,對於善惡的理解也應該是無常變遷的。那行的什麼善?就算是行善,救人之危,解人以難。這對佛法的修正又有什麼用?這不成了佛教導的世間法了嗎?又何必非要把世間法當成修佛的條件。
法嘉宗智 回答
地藏經裏還説,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那好人好事,公車讓座啊,攙扶個老大爺啊,尊老愛幼。也是罪業嘍?
佛教定義的善,是趨向於解脱涅槃的。
反之,就叫惡。
做好人的因,不會有成佛的果。
所以,人做得再漂亮,和成佛沒半毛錢關係,也沒法叫做善。
就這麼簡單。
去除無明染雜,趨向清淨智慧,走向解脱圓滿,就是善。
除此之外,都是頭上安頭,都是無明躁動,都是知見立知,都是輪迴根本。
做好人,是成不了佛的。別用人類的道德綁架佛的智慧。
否則雷鋒叔叔也是宗門祖師嘍!
那好人好事,公車讓座啊,攙扶個老大爺啊,尊老愛幼。也是罪業嘍?
佛教定義的善,是趨向於解脱涅槃的。
反之,就叫惡。
做好人的因,不會有成佛的果。
所以,人做得再漂亮,和成佛沒半毛錢關係,也沒法叫做善。
就這麼簡單。
去除無明染雜,趨向清淨智慧,走向解脱圓滿,就是善。
除此之外,都是頭上安頭,都是無明躁動,都是知見立知,都是輪迴根本。
做好人,是成不了佛的。別用人類的道德綁架佛的智慧。
否則雷鋒叔叔也是宗門祖師嘍!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慈悲是否可成为善?
答:佛教里,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是慈;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是悲。您说是不是善?


问:我就是不明白,佛教导证得果位,是自己修菩提。干嘛非要依据是否要普度众生来区分大乘和小乘。还有啊,我感觉普度众生又不是叫你行善去恶(更何况有些时候善恶的区分又是拿道德来当标准。道德还随时代变化呢。)那佛法应该只需要教导众生修佛法好了,还要加进去这么个与修行无关的行为干什么?这不是引导人起心动念吗?
答:您这个适合再开一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