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教主張以惡制惡,那麼“惡”的盡頭在哪裏?

1/6/2016
地藏经 善恶
...
網友提問:泰國佛教主張以惡制惡,那麼“惡”的盡頭在哪裏?

法嘉宗智 回答 ,獲得 1 贊

斷章取義的好傳統流傳幾千年了。
魔王波旬也是用這一招忽悠的多少人修了一輩子而不成就。
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啊……

在佛教裏所説的善惡,區別於人類道德的善惡。否則就不是出世法。
如果學佛不是為了證得如來智慧而是成為一個善人。
那大可以去學雷鋒叔叔、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用不着在佛教團隊裏刷存在感。

《地藏經》裏説,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我攙老奶奶過馬路、幫鄰居倒垃圾、尊老愛幼、愛人如己……這些也都是罪業?!
在佛教裏定義善惡,是根據覺悟和無明的趨向來分辨。
讓眾生趨向於解脱涅槃,接近清淨智慧的,叫善;
反之,讓眾生深陷於無明,生起更多貪嗔痴,讓眾生沉溺於世間八苦的,叫惡。

我和觀音菩薩要500萬,祂不給我。
不是菩薩辦不到,而是祂知道我拿到這筆錢肯定去吃喝嫖賭。深陷世間法的貪執裏。作為菩薩,不會隨順眾生的惡業和無明。因為是惡業。
反之,多少祖師(例如本煥長老、夢參長老)開山建寺,需要地皮、資金、款項又怎麼有如探囊取物一樣信手拈來?因為佛菩薩加持!佛菩薩知道這是讓眾生離迷向覺的根據地。要多少給多少!因為是善業。

《圓覺經》裏打過一個比方,如來智慧好比是火,那麼我們用兩根木頭相互摩擦鑽木取火。木盡火出。這個在佛教裏叫做借假修真,也叫做以幻修幻。我們用無明來對治無明而覺悟。我們用貪嗔痴來打掉貪嗔痴而證得清淨智慧。
佛在悟道的時候説,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顛倒、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打個比方這個如來智慧德相就是個嬰兒,而顛倒妄想執着就好比是孩子身上的髒東西。那麼我們修行。就好比給這孩子洗乾淨,也就是所謂的見到本來面目。現在這孩子太髒,髒到親爹親媽都認不出來了。
給孩子洗完澡,我們要得到的是這個乾淨的孩子。那相對於這個乾淨孩子來説,洗澡水以及水裏的髒污就統統丟掉不要了。我們洗澡不是為了得到髒水,也不是為了得到水裏的髒污。而是為了得到孩子。那麼用洗澡水這一種幻來對治髒污這一種幻。然後兩個都放下,得到乾淨的孩子。

那麼用符合眾生的貪嗔痴的方法來對治除去眾生本來的貪嗔痴。這就是以幻修幻。
也就是題主所説的以惡制惡。


網友上傳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