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廟裏修行的僧人是不是只是提升了自己有違普度眾生的教義?

7/29/2016
金刚经
...
網友提問:在廟裏修行的僧人是不是只是提升了自己有違普度眾生的教義?
我一直覺得剃度為僧,在廟裏唸經,只是修煉了自己,並不能有利於眾生,有違大慈悲的教義精神。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一種類似教徒的自律精神,同時在俗世中賺很多錢做很多好事,一方面扶危濟困支持慈善,一方面支持科技事業發展,推動人類歷史進程。這樣是不是更有益呢?如果這樣更有益,如果一個教徒真正有普度眾生的精神,那他是不是應該走出寺廟到俗世中奮鬥呢?為什麼佛教修行就是在廟裏職業唸經,而基督教伊斯蘭教卻不是?

法嘉宗智 回答

“我一直覺得剃度為僧,在廟裏唸經,只是修煉了自己,並不能有利於眾生,有違大慈悲的教義精神。”

《金剛經》裏有兩句話:
一,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二,如是滅度無數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兩句話一起看,
為什麼説度了一切眾生又沒眾生被度?
——因為破除了眾生相。
為什麼要破除眾生相?
——因為有眾生相就不是菩薩。

您覺得在廟裏唸經就是修煉自己,不能有利眾生。
這話又有我相,又有人相,又有眾生相。
顯然,這是凡夫知見,
這是着相之法。

您用“您覺得”的“着相之法”來作為判定佛法應不應該的標準,
這是啥?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菩萨不是有千面嘛,为啥不能有众生相,相是外在,既是皮囊,万相又何妨,修内即可
答:说的是着相,不是有相。
问:难道你以为不是他以为的,就不是他以为的?
答:局限,就是砍柴的以为皇帝用的是金扁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