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麼?

5/29/2016
金刚经
...
網友提問:佛法所指的“着相”究竟是什麼?
《金剛經》雲:「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sakyamuni釋迦牟尼

大意指:不應該滯留於「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識」的感知而去面對一切。

法嘉宗智 回答

一般一説相,似乎就是看得見的,有形的,才叫相。
其實,相包括兩種,有形的和無形的。
或者用一詞來解釋,可以叫做境界。

比如當下我想林志玲,大美女的樣子、身材、娃娃音就呈現出來了一種境界。
我們管這個叫意識境界。
當然,還包括顏色、形態、温度、硬度、形狀、氣味、味道、聲音……等等這些我們可以感知到的境界。

這些有形的物理境界和無形的意識境界,就是所謂的相。

著相,就是執着於這些境界,
執着個啥?就是認為它是真實的。

比如我們的身體,這就是一個相,色相,肉身,有温度……
佛説,這個身體本來沒有固定的特性,否則很久以前乃至很久以後,它應該一直就是這樣。不會改變。
但是我們知道,身體不僅會變化,還是消亡。所以我們的身體壓根就沒有固定的本性。而因為因緣和合,地水火風四大種在特定時間和範圍內,合成了我們的這個身體。
你説它真實麼?其實不真實。不僅來去轉瞬,而且分子原子蛋白質之間更多的是空間。
所以身體更多的是虛幻。就像電影,你説它存在麼?其實不。你説它不存在麼?又有個影……
但是我們會死死地認為這個身體就是真實的自己。
所以這就叫著相,執着於這個肉身的境界。
佛也就管這個叫顛倒。

把一切本來沒有本性,也不真實,而且只因為因緣和合而生成的轉瞬即逝的空假幻境界,執着地當做恆久、認作真實、以為永遠……

很多人説,你著相了!
其實,他要沒著相,也壓根説不出這話來……


網友上傳配圖

法嘉和他的朋友们
问:為了恐怕著相,而刻意不說「著相」二個字,這是於相中有「捨」,這不是「著相」嗎?

「文字相、聲音相」都是相,不必否認的。人就是要運用這個「相」而不被所縛,並非否這個相的功能本身,只是不滯留於這個相,而生起「迷戀」與「嫌棄」的攀附,否則煩惱隨之而來。

刻意「摒棄」一邊,必然「執取」另外一邊,這樣如何叫「於相而離相」?這樣斬腳趾避沙蟲,分明就是外道兩邊之見,絕非如來教法的原理。

著相的心說「不著相」,句句著相。
離相的心說「著相」,句句離相。

著相、離相,只是一個表達,諸法無生究竟空,唯心而說有無,豈會表象的說話作準?!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啊!
答:听着像那么回事儿……
相關文章